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28日訊 青島夏糧生產喜獲豐收,單產和總產為近十五年最高。今日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經國家統計局山東調查總隊測算核定,2021年青島市夏糧播種面積341.37萬畝、平均畝產418.77公斤、總產量142.96萬噸,單產和總產創下近十五年新高。
據悉,今年我市夏糧生產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夏糧播種面積呈恢復性增長,2021年青島夏糧播種面積341.37萬畝,同比增加15.79萬畝,增長4.85%,增幅位于全省第三位,近幾年的下滑勢頭得到扭轉。二是夏糧單產水平實現新突破,2021年青島夏糧單產418.77公斤/畝,同比增加8.98公斤,增長2.19%。糧食單產為近15年來的最高水平,比2007年增加34.56公斤/畝。三是夏糧總產量再創新高,2021年青島夏糧總產量達到142.96萬噸,較上年增加9.54萬噸,增長7.15%。
近年來,青島采取有力舉措防止耕地“非糧化”,切實穩定糧食生產,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生命線。全市有5個國家級產糧大縣,其中平度是全國超級產糧大縣,全市糧食播種面積常年穩定在700萬畝、產量穩定在300萬噸左右,是全國唯一實現口糧自足的副省級城市,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2021年青島市夏糧總產約占全省夏糧總產(2637.2萬噸)的5.42%,占比提高0.2個百分點,增幅位于全省第三位。
目前,青島完成305.6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370.42萬畝,今年將按照“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要求再建34萬畝。推動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全市推廣糧食作物水肥一體化面積10余萬畝,實現畝節水30%以上、節肥20%以上、農作物增產10%以上。種子方面,青島自主選育的小麥品種“青豐1號”和“青農2號”已經成為青煙威及安徽部分地區小麥當家品種,每年在青島推廣面積都在100萬畝以上,糧食作物優良品種覆蓋率達到99%。
“今年小麥大幅增產,主要得益于三個方面的原因?!笔修r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處處長劉方金分析說。首先是政策有力,糧食收購價格上漲,農民種糧積極性提高,種植面積增幅較大。今年全市統籌中央和市級項目資金2億多元支持糧食生產,建設高標準農田215.9萬畝,落實小麥政策性農業保險投保面積262.7萬畝。當前小麥收購市場價每斤1.27元左右,大大高于每斤1.13元的國家保護價,種糧面積得到良好保障。其次是氣象條件有利,小麥全生育期降水充沛,水旱實現均衡增產,旱地增產幅度較大。最后是技術支撐有力,應對措施到位。在小麥條銹病防控期間,我市精準施策、科學應對,組織調動技術人員參與監測調查16034人次、7494個點,調查面積305.2萬畝次,累計實施穗期“一噴三防”500萬畝次,其中無人機飛防面積151萬畝次?!皬漠a量三因素分析,畝穗數、穗粒數增加是今年小麥單產增加的主要因素。”劉方金表示。
據了解,我市糧食生產大頭在秋糧,但關鍵在夏糧,夏糧能否穩住,直接關系全年糧食生產任務能否完成。今年我市夏糧面積大幅增長、產量再創新高緩解了秋糧壓力,為穩定全年糧食生產奠定堅實基礎。(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凱)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