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強則城市強,縣域興則城市興。
抓產業、強園區,推動縣城精明增長,著力保障改善民生……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沖鋒號吹響,煙臺全市各區市、各部門迅速緊起來動起來跑起來,錨定《振興縣(區)域經濟三年行動方案》,快速突破、快見成效。
找準突破口,全心全速抓落實。眼下,港城大地,你追我趕、競相發展浪潮迭起,新動能、新變化在積聚、在蓄勢。
吹響沖鋒號
力爭三年綜合實力發展質效明顯提升
城市競爭力強弱的較量,很大程度取決于縣域經濟的比拼。改革開放40多年來,煙臺經濟發展、城鄉面貌、居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縣域發揮了至關重要作用。
但不得不承認,與省內外先進城市長期以來鉚足勁、加速跑相比,煙臺市縣域整體發展勢頭弱了、速度慢了。
怎么辦?唯有奮起直追!
“市委、市政府決定,從今年開始啟動實施振興縣(區)域經濟三年行動。”
“堅決打破守成心態、在思想境界上求突破,堅決打破慣性思維、在發展理念上求突破,堅決打破路徑依賴、在推進方法上求突破。”
“堅持全球視野、國際標準、煙臺優勢,以破局勇氣、領跑追求、快進節奏,力爭用三年時間實現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和發展質效明顯提升、在全國和全省排名趕超進位。”
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沖鋒號吹響——
5月12日,煙臺全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會上印發《振興縣(區)域經濟三年行動方案》,“劍指”縣域經濟“大提速”。
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如何發力?全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和《振興縣(區)域經濟三年行動方案》擘畫了未來三年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線圖。
根據《方案》,到2023年,力爭全市各區市和國家級園區中,地區生產總值過2000億元的1個、過1000億元的2個、過500億元的6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過100億元的3個、過50億元的3個、過30億元的5個,并在全國、全省排名中趕超進位。
如何實現?
——堅持把產業培育作為重中之重,找準方向、力戒浮躁、求真務實、穩扎穩打、久久為功。縣域振興,產業振興是核心。各區市都將在市級產業框架體系下,按照“一園一業一平臺”思路,聚焦1—3個主導產業,抓緊組建自己的產業研究所(院),長期專注研究、持續跟蹤推動,努力形成特色化發展、差異化競爭生動局面。
——堅持質效標準,全力打造園區發展升級版。推動園區延鏈強鏈、集約集聚、擴權擴能、提標提質發展,堅決摒棄過去粗放式管理模式,堅持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理念,促進資源要素向園區匯集、政策措施向園區傾斜、工作力量向園區加強。
——堅持統籌理念,提高縣域發展整體水平。堅持“十根手指彈鋼琴”,推進縣城精明增長,實施鄉村全面振興,著力保障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做到統抓統管,避免顧此失彼。
藍圖繪就,唯有實干。眼下,各區市、各部門單位正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須有我”的境界,“謀在長遠、干在當下”的擔當,重振縣域輝煌、造福全市人民。
緊起來動起來跑起來
找準突破口全心全速抓落實
芝罘灣畔,城市向“新”生長;萊山,向產業要未來;昆崳山、長島,擦亮生態底色;開發區、綜合保稅區,加快理念創新、模式創新……
緊起來動起來跑起來,山海間,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浪潮涌動。
在萊山,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產業園項目施工現場一派繁忙,工人們正在緊張地進行廠房施工。廠房地面澆筑基本完成,中試車間及辦公樓一層地面澆筑完成,預計下半年投產。
在芝罘區,風光秀美的煙臺山南麓,是修繕一新的朝陽商業街,中西合璧的建筑群落訴說著歷史,葡萄酒杯、橡木桶等互動式景觀連接未來,它與所城里共同串聯起“仙境海岸”的“煙火人間”。 走進臥龍工業園、只楚工業園,城市工業、都市經濟正成為新生力量,隆起區域發展新增長極;
在煙臺綜合保稅區,進境食用水生動物、肉類和冰鮮水產品指定監管場地等4項國家級政策試點落地實施,促進了外貿外資和港口吞吐量快速增長;
在昆崳山,森林文化博物館、自然中心、科普步道、自然山房、自然驛站,一條精品科普科研路線正在加緊打造,生態效應加速釋放……
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關鍵在立足特色優勢、選準突破口。
芝罘區的突破口就是城市更新,將充分發揮中心城區龍頭引領作用,以城市更新為統領,聚力重大片區開發建設,實施園區“騰籠換鳥”工程,培優做強主導產業,當好縣域經濟“排頭兵”。“聚力加快城市更新和重大片區開發建設,我們高質量推進幸福新城、海上世界、芝罘仙境3個重大片區開發建設,統籌抓好規劃、征遷、招商、建設等工作,傾盡全力把煙臺北部黃金岸線資源開發好、建設好。”芝罘區委書記楊升巖表示。
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萊山如何突圍?“我們要充分發揮中心城區的區位優勢,緊緊扭住產業結構優、發展方向正、高新占比高、龍頭企業強的良好態勢,繼續在產業上下功夫、做文章。”萊山區委書記宮權說,未來三年,萊山區將全力打造全市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昆崳山積極融入全市打造綠色生態樣板大格局,加快提升生態保護、科普科研和生態旅游發展水平,全力創建全國一流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全市高質量發展貢獻昆崳山力量。”昆崳山保護區工委書記、管委主任于叢剛說。
強鏈、補鏈、延鏈、展鏈,各區市在行動。開發區在全域范圍內實施產業能級提升行動,傾情培育新消費電子、汽車制造、高端化工、生物醫藥、機械裝備、電子顯示、微納半導體等10條產業鏈,多產多鏈協同發展優勢全面形成;蓬萊區加快與國內外龍頭企業的合作項目,盡快形成風電裝備制造全產業鏈;龍口市抓緊抓實華為“一體一園”和兩個LNG等一批千億級、百億級項目,鍛精拉長高端化工、高端鋁材料、汽車及零部件等主導產業鏈條……
點滴變化在積聚
新賽道上奮力一搏彎道超車
新時代縣域經濟的賽道,是奔向高質量發展的全新賽道。
在這條全新賽道上,無論是產業培育還是園區發展,無論是推動縣城精明增長還是防風險惠民生,各區市、各部門奮力一搏力求彎道超車,一點一滴的變化在不斷積聚。
新興產業快速成長。眼下,生物醫藥產業在牟平快速崛起,石藥集團二期項目施工現場一片繁忙,6棟廠房拔地而起;豐金生物醫藥二期工程正加緊建設,新產品研發緊鑼密鼓……牟平聚焦打造煙臺生命科學創新引領示范區,圍繞醫藥健康產業鏈,加快推進共享車間、科研中心、標準化廠房建設,聚集研發轉化、檢驗檢測、生產銷售、物流配送等業態,構建產業垂直生態體系。
綠葉制藥國內首個創新微球制劑瑞欣妥?成功獲批;博安生物抗腫瘤生物藥博優諾?服務全國患者;以派諾VLP疫苗項目啟動……煙臺高新區將依托技術、平臺、人才領先優勢,持續推動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轉型升級,形成以創新藥研發、細胞治療、高端醫療器械、數字醫療為代表的產業集群。
未來產業加快布局。以“一港三區”為基本構架的海陽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正全面起勢,將聚焦海上航天發射、星箭研發制造、高端裝備配套、空間信息應用、航天科教文旅、“航天+”創新體系六大方向,打造國內首個、世界一流的海上發射母港及國際級商業航天產業中心。目前,海陽正堅持“以發射帶動制造帶動應用”的發展思路,放眼行業高端,細分產業鏈條,編制招商圖譜,實施精準招引。
園區發展質效在提升。在開發區,八角灣海洋經濟創新區和八角灣中央創新區兩個“創新”主題板塊已然成型,環東島國際科教走廊、環磁山國際科研走廊兩條“大走廊”拔地而起,大實驗室平臺、關鍵共性技術和轉化平臺等“科創平臺六大體系”正在從愿景變為現實,科技要素與創新要素加速集聚。煙臺綜合保稅區探索深化“管委會+公司”的園區運營模式,推動國有直屬企業分別與煙臺財金集團、中外運成立合資公司,合作運營跨境電商產業園、海關監管作業場所等平臺,為跨境電商提供通關、倉儲、物流、運營、供應鏈金融等一站式專業化服務。
立足優勢特色,蓄勢彎道超車。長島持續推動生態保護修復,衰退的大葉藻現已在海灘礁石叢生,東亞江豚、斑海豹等瀕危生物頻繁群游,鯨魚、海龜經常現身,東方白鸛、黃嘴白鷺等瀕危鳥類明顯增多,野生海珍品、傳統經濟魚類資源逐漸恢復。棲霞市立足棲霞“生態功能涵養區、永續水源地、蘋果主產區”的功能定位,實施蘋果大果園計劃、文旅康養提升計劃、“無煙工業”培育計劃。萊陽積極搶抓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歷史機遇,全面塑強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兩大引擎”,奮力朝著全國縣域百強方陣邁進。(YMG全媒體記者 慕溯 苗春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