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 評論員 王學義
在本屆東京奧運會上,16歲的管晨辰奪得女子體操平衡木冠軍。她有一個雙手交替搖動、身體自然后仰的動作,萌翻場下眾人。8月10日,管晨辰向抖音科普博主提問:“大家都說我的動作像‘袋鼠搖’,請問袋鼠真的可以下腰嗎?”31歲的“四朝老將”黃雪辰也表示,在短視頻中看到的敦煌胡騰舞、胡旋舞,在花樣游泳動作方面給了她很大靈感。
知識類短視頻正成為當前網絡熱點,奧運冠軍被“圈粉”就是很好的證明。據報道,管晨辰這個動作在2018年就已成形,并被她多次在國際大賽中演繹。此次,她向科普博主大V“無窮小亮”求解,得到的回答是:袋鼠不是在搖手,而是在撓胸,袋鼠能下腰全靠它強壯有力的尾巴做支撐。體操運動員下腰靠的則是強壯的大腿力量。可愛的問題、有趣的回答,讓知識迅速“出圈”,也讓人們更能理解奧運健兒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才能做出如此完美的動作。事實上,越來越多的體育愛好者也通過短視頻,實現了從“看熱鬧”向“看門道”的進階。

知識類短視頻主題繁雜,但在算法和技術之下, 可以做到“雜而不亂”,得以精準傳播。在黃雪辰看來,短視頻就是她學習專業知識的一個渠道。她使用抖音三年,關注了200多位創作者,喜歡看科普視頻。其中一位名叫安森垚的科普大V,在其講敦煌的短視頻中,有對胡騰舞、胡旋舞的介紹。這給了黃雪辰很多啟發,她在進行花樣游泳時經常會嘗試,“有時候把手機放到手邊,邊看邊練”。在奧運健兒那里,作為唐代歷史文化中的“胡騰舞”“胡旋舞”,與花樣游泳之間成功“破壁”,不能不讓人感慨神奇的穿透力。
知識類短視頻有利于人們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更符合當下生活節奏。長期以來,不少人認為看短視頻容易“浪費時間”,這其實主要指向的是娛樂方面。事實上,看短視頻究竟是娛樂還是學習,最終取決于用戶個人的選擇。在平臺算法之下,假如你喜歡知識類短視頻,那么你就會看到更多知識,包括從各種角度對同一領域進行不同闡釋。如同黃雪辰所說,奧運健兒平時訓練很忙,各個年齡段都有,隊員們喜歡自己刷抖音、學知識,“科普類、文學類,我都挺喜歡”。由于訓練原因,黃雪辰不能長期陪伴在女兒身邊,她會在抖音看知識類短視頻,然后再講給女兒聽。這里值得一提的是,短視頻平臺上的知識博主藏龍臥虎,不乏高學歷、高水平的專業人士。比如《百家講壇》主講人紀連海近日宣布入駐抖音,就是一個典型事例。

奧運冠軍不僅被“圈粉”,很多也變身知識大V,成功“圈粉”無數。比如,張繼科、朱婷、蔡赟、龍清泉、吳敏霞、鮑春來等奧運冠軍,日常都在短視頻平臺進行科普。羽毛球比賽啟動時如何站位、如何保護好關節、腿部如何發力等,在鮑春來的抖音中都有專業解答。前國家女排隊長惠若琪不僅在平臺上講解自己的必殺技大力跳發、扣球等,還分享了青少年排球入門、無氧運動等知識。奧運冠軍們有知識,也自帶光環,有很強的號召力,這對于促進全民健身、科學健身,無疑具有積極意義。
無法回避的是,我們已經步入互聯網時代,短視頻作為青少年最喜聞樂見的傳播方式之一,需要也應該有更高的知識含量。開放有序且高質量的網上知識市場,已經成為時代的一種“剛需”。奧運冠軍與知識視頻形成良好互動令人欣喜,也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希望全社會共同努力,推動網上知識市場在供給側和需求側形成正向激勵,讓短視頻更有知識,讓流量更有營養。
責任編輯/王學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