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19日訊 “您請在這里簽字,剩下的事情我負責。”青島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平安路派出所的戶籍窗口,前來辦事的劉先生按照戶籍民警劉羽展的指引,一步一步順利完成了戶口業(yè)務的辦理,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多虧劉警官事先告訴我要準備好哪些材料,跑一趟就把事辦完了……”
“衡量工作的標準可以有很多條,但對我們窗口服務的民警們來說,最根本的一條,是看群眾是否滿意。群眾來一次就能辦完業(yè)務,當然會感覺滿意。”劉羽展以此為標準,在這個崗位默默奉獻了整整20年。今年以來,她為群眾辦理各類戶口業(yè)務3000余件,辦理各類證件2000余份,提供戶籍咨詢2000余次,為群眾上門服務30余次,從事戶籍工作20年始終保持“零投訴”的紀錄。她所工作的戶籍窗口,先后被山東省公安廳、青島市政府、青島市公安局評為“文明戶籍窗口”、“青年文明號”等榮譽稱號。劉羽展本人被評為青島市“三八紅旗手”,兩次榮立個人三等功,三次被評為青島市公安機關“五星級戶籍民警”,四次榮獲“優(yōu)秀公務員”稱號。
為了給辦事群眾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舒心的環(huán)境,營造“賓至如歸”的感受,劉羽展每天都把窗口的衛(wèi)生徹底清掃干凈,寒冬酷暑把空調(diào)的溫度調(diào)到24攝氏度,在服務大廳為群眾準備好當天的報刊雜志,為群眾準備好熱水、針線包和應急常用藥品等以備不時之需,讓一個小小的戶籍大廳充滿了溫情,有著家的溫馨。
由于戶籍政策涵蓋面廣,很多群眾對其了解不深不透,劉羽展便用自己積累的豐富工作經(jīng)驗,將戶籍的服務告知“明白紙”編寫的更加具體、更加細化、更加詳實,每接一個咨詢電話,也盡力周全考慮、細致講解,逐一為群眾列出所需材料,極大方便了群眾,讓群眾一目了然。
“如果是我家人辦業(yè)務,如果是我去辦業(yè)務,我希望對方提供什么樣的服務?”這是劉羽展常年工作中,面對辦事群眾形成的條件反射式的工作思路。遇到群眾實在有困難,劉羽展寧可自己多跑腿登門提供服務,也要盡力盡快給群眾解決問題。
9月的一個周六,早上8點劉羽展剛剛結(jié)束一整夜執(zhí)勤任務,突然想起轄區(qū)居民趙先生之前找過她,自己母親身份證、社保卡、銀行卡不慎丟失,母親身體不好經(jīng)常需要身份證、社保卡看病、買藥,因此特別著急為母親補辦身份證。但是年邁的母親行動不便,不能到派出所現(xiàn)場辦證。劉羽展覺得周末趙先生能在家照顧老人,于是電話聯(lián)系趙先生確認了家中有人,她便不顧身體疲乏立刻拿上相機、紙和筆匆匆到老人家里為老人照相、登記信息。回到派出所又第一時間為老人處理照片、辦身份證。為了不耽誤老人補辦銀行卡、社保卡,又為老人辦了一張臨時身份證。當趙先生拿到臨時身份證時,他感激地說:“真沒想到你們現(xiàn)在地辦事效率這么高!服務這么到位!謝謝您!劉警官。”
10月的一天,轄區(qū)居民宮女士帶著9歲的女兒到派出所辦理身份證,宮女士剛要給女兒整理頭發(fā),小女孩突然大叫:“別碰我,我不想照!”,然后任憑宮女士再怎么勸,孩子也極不配合。見此情況,劉羽展面帶微笑,上前溫柔地哄著小女孩在照相機前坐下,她單膝跪在地上,用柔和耐心的語言安撫著小女孩的情緒,并拿出了自己專門為安撫拍照兒童準備的毛絨玩具,小女孩被玩具吸引了注意力,露出了歡快的笑容,開始配合拍照。劉羽展趁機引導著小女孩挺直腰,看鏡頭,十分耐心地一遍一遍哄著、拍著。照相室里兩盞補光燈烘烤,非常悶熱,劉羽展汗流浹背,經(jīng)過近二十分鐘引導,終于為小姑娘拍到一張合格的照片。當辦完所有的手續(xù)后,宮女士連連向劉羽展表示感謝。小姑娘臨走也戀戀不舍地喊著:“警察阿姨,再見,我還要來找你玩。”(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博)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