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6月28日訊 為深化政銀企合作,助力企業多渠道融資,借助資本力量,推動青島制造更加主動、更深程度地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和產業分工體系,推動全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進位趕超;以實際行動落實市委市政府“項目落地年”部署,以“做企業貼心人”的務實作為服務企業,迎接建黨100周年,6月28日,市政府在海天金融中心酒店召開金融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銀企對接會議。會議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市民營經濟發展局、市科學技術局、中國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青島監管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青島監管局、嶗山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市政府副市長耿濤出席會議,市政府副秘書長夏正啟主持會議。

會前,市政府領導和參會嘉賓參觀了來自全市35家金融機構特色金融服務或金融創新產品展板。據了解,為方便金融機構和制造業企業面對面咨詢洽談,參展金融機構都在現場設置了洽談咨詢區,安排了專業人員與參會企業溝通交流。同時為促進產融深度合作,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會同相關部門編制形成了《青島市產融合作政策匯編》,印發了包括全市新銳企業、單項冠軍、隱形冠軍、獨角獸、擬上市公司等300多家企業組成的優質企業梯隊名單,梳理出201家制造業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73.3億元。
會議開始后,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卞成向參會人員介紹了推動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路措施。他表示,“十三五”期間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5%,五年內三度獲評“全國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市”,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邁入“十四五”,踏上新征程,制造業肩負起支撐青島爭先進位、跨越趕超的新使命。為此,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將緊緊圍繞“工業立市”“制造強市”戰略,聚焦“項目落地年”,做實“四管兩加強”(管戰略、管規劃、管政策、管標準,加強行業指導、加強企業服務),在增量項目考核、全產業鏈推進機制等方面積極探索,重點推進“倍增、鍛鏈、育苗、興業、聚合”五大工程,為“青島制造”跨越趕超夯實產業基礎,釋放內生潛能。

為進一步密切政金企合作、強化金融支撐作用,助力青島制造業重塑發展新優勢、再創新輝煌,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發起深化政金企合作倡議,并由楊偉偉副局長宣讀倡議書:各金融機構發揮金融支持排頭兵作用;各部門加大協同,形成合力;各制造業企業加大項目開發,提升融資能力。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行長張文武介紹了加大制造業企業融資的經驗做法,他表示,下一步,銀行機構要結合各自經營優勢,繼續提升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金融服務能力,開展好“行長進現場”活動,對接好“白名單”企業,落實好金融支持制造業有關政策措施,在與全市制造業的互動發展中實現共贏。另外,進出口銀行山東省分行、青島銀行、浦發銀行青島分行、浙商銀行青島分行、青松資本5家金融機構從不同角度分享了幫助企業融資的典型案例。

在簽約環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與工商銀行青島市分行、中國銀行青島市分行,市民營經濟發展局與建設銀行青島市分行、中信銀行青島分行,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與青島高創科技資本運營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10家銀行與10家企業簽定協議融資373.6億元,他們分別是進出口銀行山東省分行與賽輪集團、農業銀行青島市分行與海信集團、建設銀行青島市分行與九聯集團、交通銀行青島分行與特銳德、光大銀行青島分行與青特集團、工商銀行青島市分行與鼎信通訊、青島銀行與海驪住居、興業銀行青島分行與澳柯瑪股份、華夏銀行青島分行與華仁藥業、北京銀行青島分行與國恩科技。
簽約之后,市政府副市長耿濤作總結講話。他首先對會議達成的成果、金融支持制造業的成績給予肯定,指出地方經濟發展與金融支持密不可分,金融支持促進經濟發展,經濟發展增強金融活力。金融支持對于促進我市制造業轉型升級、進位趕超作用重要、意義重大;金融支持必須精準發力、持續用力,在不斷深化產融合作中實現互利共贏;要不斷深化機制建設,創新協同舉措,全力推動產融合作取得更大更好成效。他指出銀企合作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個長期過程。各金融機構和企業要以本次會議為契機,凝聚共識,開拓創新,扎實工作,逐步建立起全面、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形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為推進青島制造強市建設做出新貢獻。

會后,金融機構與制造業融資需求企業進行了面對面洽談對接,深入探討合作空間。
此次會議將政銀企合作推向了更高水平、更深層次、更廣領域,為全面開啟政銀企優勢互補、深度合作、協同發展的新局面拉開了序幕。政府傾力支持、金融機構精準發力、企業的主動作為,必將匯聚成一股強大動力,推動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以更加優異的成績獻禮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