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時分,似火驕陽讓許多人不愿下樓“覓食”,外賣成為他們解決午餐的重要方式。在嶗山區金家嶺林立的寫字樓間,“藍騎士”“黃騎士”來來往往,在防曬服冰袖的“武裝”下,穿梭奔走、爬樓登門。“干完第一單后背就濕了。三伏天的外賣訂單量只會增不會減。”和其他騎手一樣,老許拎著兩包外賣小跑前進,不敢有絲毫怠慢,給記者留下一個濕透的背影。

“全副武裝”開搶第一單
上午10點
老許名叫許興肖,33歲。2016年,他從老家泰安來青當起了外賣小哥,一干就是5年。在金家嶺一帶,老許已經成為方圓5公里內小有名氣的“單王”,每天見面的餐飲商戶和同行朋友,見到他都會喊一聲“老許”。
上午10點,老許來到巖嶺路一家黃燜雞排骨米飯店里,準備開搶一天的首單。記者看到,老許將自己包裹得十分嚴實:里面冰絲T恤打底、外面穿著防曬服、兩個胳膊戴上了冰袖……“對于我們外賣騎手來說,冬季需要全副武裝,到了夏季更需要全副武裝。”老許一邊說著,一邊掀起衣服,給記者看他曬傷的痕跡。 “不用說入伏了,從7月份開始,我和幾個哥們都穿上了防曬服,冰袖也是標配,有的騎手還涂抹防曬霜。如果不注意防護,一天下來就會被曬傷。”老許說,他身邊的同行都有被曬爆皮的經歷,被曬出急性皮炎或中暑的同行也大有人在。與其被曬傷,老許寧可選擇穿上“里三層、外三層”,“全副武裝蒸桑拿,也比曬傷、曬暈了強。 ”老許說道。
幾單下來,老許后背已經濕透。
送完第一單已汗流浹背
上午10點25分
“叮咚”……10點9分,老許迎來第一單生意,有客人點了一份漢堡套餐。 “運氣不錯,取餐和送餐的地址都不遠。 ”老許放下手機,騎上電動車,直奔苗嶺路上的一家漢堡店。他從店家手里取出漢堡、炸雞與可樂,上車直奔兩公里外位于海口路的一個小區……15分鐘后,熱乎乎的漢堡送到了顧客的手中。
10點25分,記者看到,雖然老許配送的首單不用爬樓梯,但當他從單元樓道出來后,臉上的汗水從鬢角流到了下巴,他后背的防曬服也已經濕透了一大片。此時,記者手機上顯示的溫度是28℃。 “說實話,青島還沒到最熱的時候,但入伏后的桑拿天,確實讓人很容易出汗。 ”老許說完,從電動車上拿出自己的水壺,猛灌了兩口,仿佛在給自己加油。

從10點半開始,便迎來了點餐高峰。老許的手機“滴滴滴”地響個不停。“兩份煎餅果子,兩份奶茶,10點50分前送達”“三份排骨米飯,三杯可樂,11點10分前送達”……老許瀏覽了一下訂單情況,設計出一條最優送餐線路。然后,取餐、送餐,一路小跑,忙得不可開交。 “老許是這附近名副其實的‘單王’,這天氣,很多人送餐是用走的,老許都是用跑的。 ”看到老許匆忙的身影,餐飲店外幾位外賣騎手打趣說道。
高峰期爬樓 與時間賽跑
上午11點
上午11點,室外溫度29℃,老許迎來一天中最忙碌的時刻,他一下收到四五個訂單,全部是同一寫字樓的。 “這個寫字樓的白領很多,午餐高峰期,兩個電梯通常不太好擠,而且一層一停,也會耽誤不少時間,很容易超時。 ”老許看了看手機,派送的訂單在不同的樓層,而此時的電梯間外已“黑壓壓”排起長龍,除了寫字樓內工作人員,還有很多外賣小哥。這時,他放棄了乘坐電梯,直接選擇從樓梯跑上去。從1樓到4樓、7樓,再到12樓,老許上上下下跑了半個小時。 “好險,有一單差一點就耽誤了,還差2分鐘時送到了。 ”老許從寫字樓出來,電動車座在烈日炙烤下已經燙得難以坐下,而老許的衣服這時已經濕得能擰出汗水來。
每到入伏,老許最怕接到沒有電梯也沒有空調的老樓里的訂單。 “寫字樓有時雖然擠不上電梯,但是樓道里面溫度要低一些,而且一接就是好幾單,即使爬樓梯也有動力。而老樓院里的高層,有的很悶熱,而且一段時間里,爬樓往往只能完成一單,會影響送餐效率。 ”老許說道。
怕中暑不敢進空調房
下午2點
下午2點,老許手機里的“嘀嘀”聲變得安靜下來,他來到一家排骨米飯店,站在門口乘涼。 “這里面開空調了,溫度很低,現在這種情況下最好不要直接進去,因為進去后反而容易中暑。 ”老許先是喝光了水壺內的所有水,然后又喝了一瓶礦泉水。他最近每天在送餐途中至少要用5瓶水,除了喝,有些還會澆在臉上和胳膊上,用來解暑降溫。
“身上衣服能擰出水來了,不過還好,都是速干型的,不用回家更換。 ”老許說,他租的房子就在附近,一般遇到30℃以上的高溫天,身上的衣服會全部貼在皮膚上,這時他很難舒舒服服地吃個飯,而是會買上點面包或餃子,回家利用吃飯時間趕緊換一身衣服,然后再去接單。
一天送48單 又累又開心
晚上10點半
晚上10點半,島城的氣溫變得不再炎熱,老許也完成了他的最后一單。 “一共是48單,掙了300多塊錢,這成績還算滿意。 ”老許說道,他每天的送餐工作量在40單至55單不等,一天的收入算下來大概在200元到400元。“入伏第一天,是個周日,我干了50單,給三伏天開了個好頭。 ”老許翻看著最近的“戰果”,他發現入伏之前的兩天,他的接單數是44單和46單,相比之下,入伏
之后接單的數量開始增多了。 “每當進入三伏天,外賣訂單數量都會增加,因為大家都不想往室外跑了。除了網上買吃的喝的,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也會叫外賣。 ”汗流得越多,老許越開心,因為這樣代表他送了更多訂單,能獲得更多的報酬。 “這個夏天,只要能勤快一些,月入萬元也不是夢。 ”老許笑道。
| 對話 |
很熱很累很有成就感
記者:高溫天送快遞是個苦差事,如何在心理上給自己“降溫”?
老許:不管是酷暑嚴寒,為了養家糊口,我都要把這份工作干好。孩子目前在老家念小學,有時候忙碌了一天,很熱、很累,但跟孩子視頻一下,就不覺得累了,反而很有成就感。我希望趁著年輕再打拼幾年,未來能在青島買上房子,把孩子接到身邊。
記者:桑拿天為送餐增添了難度,如果送餐遲到顧客會不會理解?
老許:進入夏天,有些商家和顧客會體諒我們的辛苦,主動給我們送飲料和水。有時候送餐耽誤了或者出現突發情況,我都會主動跟顧客說明原因,顧客大多都會理解。當把外賣順利送到,看到顧客滿意的笑臉,我就覺得我的工作得到了認可,這就足夠了。
| 記者手記 |
少一些指責 多一些理解
炎熱的三伏天,我們只需動動手指,外賣就會送到我們手上,這離不開無數外賣小哥頭頂烈日走街竄巷的辛苦勞動。在青島,像老許這樣的外賣小哥有很多,他們選擇背井離鄉,去融入給予他們希望的城市。每天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為的是能多送幾個訂單,多獲得幾份報酬,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與夢想。
桑拿天里的外賣小哥不畏艱苦、不畏辛勞,希望經常點外賣的你能對他們少一些指責,多一些理解。在接過他們手中的外賣時,真誠地感謝他們的付出和汗水。(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博文)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