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8日訊 開平路街道以黨建引領基層城市治理為中心,抓住關鍵人物,大力加強網格黨組織隊伍建設;解決關鍵問題,著力提升社區黨組織組織力;發揮關鍵作用,聚力打造基層網格區域化黨建平臺。把黨建與中心工作相結合,通過創城等工作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力求實效。
抓住關鍵人物,大力加強網格黨組織隊伍建設。
一是強化制度約束。街道以黨支部評星定級以抓手,推進黨支部工作條例關于支部組織設置、基本任務、工作機制、組織生活、班子建設、工作保障等各項制度建設,逐步健全基層組織、打造合格隊伍、落實基本制度、開展日常活動。逐月對“先進、中間、后進”網格黨支部進行評定打分,著力擴大先進黨支部增量、提升中間黨支部水平、整頓后進黨支部。著力打造一到兩個示范性、帶動性強的黨支部建設樣板,以點串線、連線成片、全域推進。
二是拓寬選人視野。以政治素質好、黨務工作能力強、創新發展能力強、群眾工作能力強的“一好三強”為標準,摸底挖掘發展潛力大、熱愛基層工作的黨員擔任網格支部書記,加強培養鍛煉。同時,拓寬視野,挖掘轄區個體工商戶、企業中的優秀人才、熱衷網格工作的積極分子,作為網格支部書記后備力量進行重點培養。
三是抓好教育培訓。采取分層分類培訓的辦法,依托“開平學堂”、“三述”活動、黨建主題月等,集中對社區兩委、網格員、網格黨組織書記等黨務骨干開展集中輪訓;用好《青島市黨組織黨員重點學習資料清單》,廣泛利用微信群,黨群e家平臺等信息化手段開展網上教育培訓;扎實開展“中心醫院援鄂事跡報告會”“疫情中的糧食人”等“榜樣宣講”和“三述”活動,增強教育培訓吸引力和感染力。
解決關鍵問題,著力提升社區黨組織組織力。
一是解決社區社區黨員管理不嚴的問題。細化黨員分類管理,對年老體弱等長期不能正常參加組織活動的黨員、長期在外的流動黨員、企業退休轉入地方的黨員進行分類管理,對確實有身體原因的由網格支部負責送學、送服務上門;對長期流動在外的黨員進行集中排查,聯系黨員本人及屬地黨組織,開展教育、處置工作,暢通黨員組織關系“出口”;對原紡織廠、化工廠等轄區宿舍轉入的企業退休黨員,通過納入網格支部中企業退休黨小組、企業退休黨員聯系人“一帶多”等方式,確保每名黨員都納入網格組織管理,參與網格活動。
二是解決社區黨組織工作標準不高的問題。由黨建指導員牽頭,督促網格支部完善年度組織生活計劃,以主題黨日為抓手,嚴格“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談心談話、民主評議黨員等組織生活。把“講”與“聽”相結合,嚴格述職評議制度,定期召開“黨群e家”通報會、網格座談會等活動,分析各類居民反映問題的共性、難點及經驗,暢通群眾訴求反應渠道,關心關懷黨員干部。豐富組織生活內容方式,將請進來與走出去、集中學習與深入研討相結合,結合“三述”,引導黨員嚴格組織學習,但不約束形式,集中力量求實效,把各自網格問題述深、把思路述透、把辦法述實。
三是解決社區黨組織引領發展能力不強的問題。充分發揮“黨群e家”密切聯系黨員群眾的作用,廣泛摸底居民需求和問題,通過問題倒逼發展。以網格為單位構建線上社群、進行議題討論、點評社區項目,引導和鼓勵居民加入到網格治理事務中,聚焦居民需求熱點,引導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有效激發參與治理熱情,增強居民參與度和獲得感。
發揮關鍵作用,聚力打造基層網格區域化黨建平臺。
一是發揮街道統領作用。街道以黨建引領、全域規劃、統籌聯動、融合推進為理念,積極尋找各行業、轄區大中型企業成為“紅色合伙人”,進行街道層面的協同共建。整合這些企業的人財物資源,建立創城義務勞動、醫療服務、法律咨詢、遠程教育等志愿服務隊伍,統一開放各社區、各網格的資源和應用場景,通過大盤子撬動資源力量認領服務網格、參與網格建設。
二是打造社區黨委區域統籌平臺。社區積極聯系機關企事業單位、“雙報到”黨員,直接把工作落到網格,網格建立“資源、服務、需求”三張清單,通過共駐共建活動,努力打造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社區統籌平臺。通過各網格的走訪談心、矛盾調解、治安聯防等活動,黨員群眾反映的事項及時得到答復和解決,把各類矛盾隱患解決在網格、化解在萌芽狀態,社區騰出更多精力化解網格解決不了的痛點難點問題。
三是推進網格布局優化調整。街道黨工委把抓實抓細做好網格黨群服務站作為黨建引領基層城市治理工作落實的重要戰場,衡量位置、便利等元素,優化網格布局,依托社區各類服務中心、小區物業用房等,因地制宜規劃了13個網格黨群服務站,便于各類問題的快速處置和為群眾提供及時高效服務。各社區已初步打造了4個先行站點,分別為開平路10號的阜陽路社區第五網格黨群服務站、幸福家園的魯陽路社區第二網格黨群服務站,四流南路125號的開封路社區第一網格黨群服務站,四流南路203號的鹽灘社區第四網格黨群服務站。隨著4個先行網格服務站的初步建設完成,正有序推進黨員志愿服務完善,各類共建服務補充,特色服務培育,切實發揮網格黨群服務站的作用。街道也將堅持建好一個、管好一個、用好一個,逐步全面推開形成街道-社區-網格的三級聯動服務運行體制。(通訊員:劉季龍)
責任編輯:馬晶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