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 山東省水利廳下發通知,正式啟動水旱災害防御Ⅳ級應急響應。
7月4日以來,全省平均降雨量84.6毫米,其中,濱州207.7毫米、濟南183.3毫米、德州166毫米、東營142.6毫米。省氣象臺于14日15時40分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一周,我省仍處在副高邊緣的雨帶中,有連續的區域性強降水,其中,今夜到明天,德州、濱州、東營、濟南、淄博和濰坊有大雨局部暴雨或大暴雨,其他地區有中雨局部大雨或暴雨。16~18日,全省平均降水量80~120毫米,菏澤、濟寧、泰安、濟南南部、淄博南部、棗莊和臨沂西部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局部降水量可超過300毫米,最大小時雨強50~80毫米。
受強降水影響,馬頰河、徒駭河、大汶河、小清河等部分河道明顯漲水;德惠新河水位快速上漲,14日14時鄭店閘水位10.06米,超過藍色預警標準(9.80米)0.26米,預計水位繼續上漲,省水文中心于14日14時發布洪水藍色預警。
綜合考慮當前雨水情及工程運行情況,根據《山東省水利廳水旱災害防御應急響應工作規程(試行)》,決定7月14日18時啟動水旱災害防御Ⅳ級應急響應,請各相關市根據規定落實應急響應措施,做好雨水情監測預報預警,強化洪水統籌調度,加強水利工程巡查和搶險技術支撐,及時提請地方政府組織做好巡查防守、危險區域群眾轉移避險及抗洪搶險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相關新聞:
山東發布暴雨黃色預警!16-18日全省將迎大范圍強降水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14日訊 7月11日以來,我省處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副高”)邊緣的雨帶中,連續出現區域性強降水。截至14日15時,全省平均降水量64.0毫米,折合水量約100.5億方。

7月15日20時-18日20時降水量預報圖(單位:毫米)
據山東氣象臺預報,預計未來一周,山東仍處在副高邊緣的雨帶中,有連續的區域性強降水。其中,今夜到明天,德州、濱州、東營、濟南、淄博和濰坊有大雨局部暴雨或大暴雨(25~50毫米局部100毫米以上),其他地區有中雨局部大雨或暴雨(10~25毫米局部50毫米以上)。
16-18日,有明顯的冷暖空氣在我省交匯,將有大范圍強降水,伴有雷電和8~10級局部11級以上雷雨陣風,全省平均降水量80~120毫米,菏澤、濟寧、泰安、濟南南部、淄博南部、棗莊和臨沂西部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局部降水量可超過300毫米,最大小時雨強50~80毫米。為此,山東省氣象臺于2021年7月14日15時40分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
前期我省降雨過程頻繁,未來降水仍然強度大、范圍廣,部分區域與前期強降水重疊,降水極端性明顯,建議提前做好防范應對工作。

7月14日20時-15日20時山東省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
另外,山東省自然資源廳、省水利廳、省應急管理廳和省氣象局7月14日17時聯合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根據未來24小時降雨預報及前期實際降雨量分析,濟南東南部、淄博南部、濰坊西部、威海東部降雨引發地質災害的可能性較大(黃色預警),請當地政府及相關單位做好地質災害防范工作。(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責任編輯:岳文燕、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