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的人類遺傳學家達娜·克勞福德15日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遺傳學》雜志上的一篇新評論中指出,美國等國家對新冠病毒變種測序的缺乏正在阻礙全球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
文章指出,監測對于成功和快速應對疫情暴發至關重要,但傳統上公共衛生監測側重于監測病例數量、住院和死亡情況。現在,基因組測序的進步使我們能夠以前所未有的精度追蹤進化中的病毒的遺傳變異。然而,盡管個別國家已經有了測序技術,但全球將基因組學作為監測新冠病毒的一種策略,一直是緩慢、困難和不一致的。
克勞福德指出,截至2021年4月初,美國在新冠病毒變異監測測序方面排名世界第33位。從歷史上看,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并沒有把基因組研究放在公共健康的優先位置,這種偏差導致美國對新冠病毒的實時進化,以及理解對疾病傳播和其嚴重程度的影響出現了巨大漏洞。
克勞福德指出,資金不足、缺乏有效的樣本追蹤系統以及對樣本和數據共享的嚴格監管是測序工作不足的原因。盡管如此,中國和英國等國家已經成功地克服了這些挑戰。
雖然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最近承諾投入2億多美元來加強測序,但克勞福德指出,這種投資為時較晚,意味著美國缺乏一個用于新冠肺炎研究的有組織的患者信息數據庫。
“由于疫苗接種率的變化和全球對新冠肺炎預防措施的遵守情況不同,可能會出現新的變種病毒。”因此,她警告說,需要繼續加大對新冠病毒基因組學的投資。
克勞福德認為,測序和分析對于了解疫情暴發的軌跡及其演變至關重要。同時,迫切需要制定將基因數據與公共衛生研究的臨床和流行病學數據來源聯系起來的規定。最后,她總結說,仍需要進行持續的國際測序工作,以了解和應對這種無國界的不斷進化的病毒。
“控制新冠疫情幾乎需要實時的宿主病原體基因組和公共衛生數據來追蹤病毒進化,以及這種進化如何影響傳播和疾病嚴重程度。”克勞福德補充說,“美國等國家對測序工作努力不足,與疫情進展脫節,這凸顯出(這些國家)參與人類基因組學研究,并將其技術整合到新興傳染病公共衛生應對中的必要性。”
責任編輯: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