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16日訊 入汛以來,青島降雨頻繁,尤其是近一周來,降水幾乎不“斷檔”,并且多短時強降水,為我市各大水庫注入水源。觀海新聞記者從市水文局獲悉,7月16日8時,全市23座大中型水庫(不含棘洪灘)蓄水26405萬立方米,與歷年同期相比蓄水偏多,但與年初以及汛初相比,蓄水卻偏少。入汛后,青島降水場次雖多,但水庫基本沒有進水,直到近幾天的幾場強降水,一直“吃老本”的水庫才終于有了“進項”,全市大中型水庫共進水約510萬方,其中嶗山水庫進水最多,達到178萬方。

入汛以來,青島降水場次增多,整個6月份就下了19天雨,但總體降水量卻并不算多,甚至比往年汛期都要少。一組數據可以驗證:6月1日8時~7月16日8時,全市平均降水量134.9毫米,比歷年同期偏少15.0%,比去年同期偏少20.6%。

本周,雨水幾乎天天來“打卡”,多陣雨和雷雨,不時還有短時強降水。進入7月份以來,我市降水從量上和次數上來說都不少。據市水文局統計,7月1日~16日,全市平均降水量80.5毫米,比歷年同期偏多2.9%,比去年同期偏多57.8%,降水日數達到11天,其中有3次較大降水過程,包括7月13日至15日的兩次較大降水。

“最近幾天的降雨,嶗山水庫總算進了些水,應該說今年上半年,水庫一直在吃去年的‘老本’。”青島水務海潤自來水集團嶗山水庫管理處處長趙賢忠告訴記者,嶗山水庫總庫容量是6000萬方,最高水位54米,現在水位線達到45.78米,蓄水量1945萬方,不到總庫容量的三分之一,不過和去年同期相比還多了1000多萬方。
據悉,嶗山水庫作為市區后備水源,既要承擔供水任務,還有防洪泄洪等任務。今年以來,嶗山水庫流域的降水量偏多,但沒有形成有效徑流,所以一直沒有有效進水,而且每天還有10多萬方水的出庫量,為市區提供用水保障。“好在去年下半年,我市降水豐沛,嶗山水庫存儲量較大,才不至于吃空老底。”趙賢忠說,一般到了8月和9月份,隨著降雨量增多,水庫會有更多有效進水。
記者從市水文局了解到,6月1日—7月上旬,我市雖然降水場次多,但雨量較小且分布不均勻,大中型水庫基本沒有進水。7月13日至15日期間的這次強降雨,部分大中型水庫才開始進水。全市大中型水庫共進水約510萬方,嶗山水庫進水最多178萬方,陡崖子水庫、吉利河水庫、石棚水庫、鐵山水庫等都有數十萬方的進水。7月16日8時,23座大中型水庫水位均在汛中限制水位以下。

目前降水還在間歇性進行,而青島各大水庫也在不斷補水中。我市即將進入“七下八上”的防汛關鍵期,預計強降雨、臺風等極端天氣將會增多,屆時會對我市水庫蓄水產生較大影響。(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文/圖)
責任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