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2021年7月19日1版

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速城鄉融合發展,實現優勢產業集聚,狠抓大項目落地
即墨發力“四新經濟”
處于產業發展轉型、城市建設轉型、社會治理轉型、實現全方位高質量發展關鍵期的即墨,正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作為青島的現代化新區,即墨是青島主城區擴容的三大主城片區之一,在服務海洋強國、創新驅動發展、新舊動能轉換、數字中國、健康中國、鄉村振興中具有獨特優勢、承擔著重要的使命責任。
2020年,即墨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78.4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12億元,成功獲批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第三批國家雙創示范基地等榮譽稱號。日前,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了2020年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差異化結果,即墨區獲山東省“高質量發展先進縣”榮譽稱號。全省共有10個縣(市、區)獲此殊榮。
當下的即墨,正全面貫徹落實省、市關于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部署要求,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六保”,筑牢高質量發展根基,形成全域全面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四新經濟”不斷壯大
即墨本是傳統商貿名城,得益于改革開放的機遇,紡織服裝、機械加工一度成為支柱產業。而今,包含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四新經濟”,如雨后春筍相繼萌芽,成為這座城市發展的新增長極。
瑞華公司是一家老牌服裝企業,近一段時間,公司正忙著推進數字化智能改造。改造能帶來什么?“整個生產效率提高20%,產能日產達到12000件,產品生產周期由原來20天減少到7天……”公司總經理程紅升用一組數據給出解答。
作為全國首個“互聯網+”中小企業示范區,即墨區一直將工業互聯網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切入點、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重要抓手,不斷推動企業向數字化、智能化加快升級。目前,全區已組織5000余家企業入駐卡奧斯平臺。
芯片被認為是“卡脖子”的技術,兩年前,即墨沒有一家芯片企業。兩年時間,泰睿思微電子來了,掌握最先進的倒裝芯片封裝技術,每月封測芯片3.3億顆;聚能晶源來了,一期產能年產1萬片6-8英寸GaN外延晶圓;青島惠科6英寸晶圓半導體項目今年開始量產了,成為國內單體產出最大的功率器件生產基地,2021年的訂單量已排滿……
在即墨服裝批發市場,每到夜晚,幾十家直播商鋪便開始熱鬧起來,一個個網紅主播走向鏡頭前,以不同形式直播帶貨。“我們這個店鋪就簽約了3名網紅主播,每天晚上不間斷進行兩場直播,一場直播兩個多小時,能賣出上千件服裝。”即墨服裝批發市場商戶劉愛榮說。據介紹,整個批發市場有7000多商戶,其中2000多家商鋪開設了網紅直播間,在此從事直播帶貨的網紅主播超過了萬名,以前傳統的線下經銷方式悄然變成了晚上直播間帶貨。
今年4月份,新經濟智庫長城戰略咨詢發布新一期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位于即墨的創新奇智、偉東云教育躋身其中。這兩家企業,一家聚焦AI新基建,成立3年便躋身獨角獸行列;一家搭建開放型互聯網教育云平臺,在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實現布局。
“聚焦‘四新經濟’是即墨搶抓未來先機、實現迭代增長的重點支撐。下一步,即墨將重點規劃建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啟動惠科二期12英寸半導體項目。同時,持續提升創新奇智、影創科技等人工智能項目,云路、至慧等新材料項目,以及各類機器人項目建設產出,成就更多上市企業、單項冠軍和‘獨角獸’。”即墨區委書記韓世軍說。
重點功能區集聚成勢
實現產業集聚發展,園區是重要載體。即墨區全力推進重點功能區攻堅突破,通過整合資源、組合要素產生的乘法效應,逐漸形成全域統籌、競相推進、功能互補、各具特色的現代產業布局。

鳥瞰青島藍谷核心區
位于青島藍谷高新區的即墨綜合保稅區是山東省第一家以通用航空為主特色的綜保區,規劃面積1.2平方公里,主要打造以飛機設計研發、總裝制造等通用航空產業為重點,多業態全面發展的現代化綜合保稅區。聚焦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四新”項目,截至目前,即墨綜合保稅區已有空客H135直升機、賽峰培訓學院、佳誠和航空維修、歐森無人機等一批高端優質項目落戶。
即墨國際陸港及藍村區域形成青島港即墨港區、濟鐵物流園、華駿物流園、跨境電商小鎮等一批現代產業園區,聚集了海港、陸港、空港、鐵路“四港聯動”的樞紐經濟產業群;省級經濟開發區中糧大悅春風里、海爾國際廣場、二號鄰里中心等項目加快推進建設;即墨古城開放縣衙、萬字會等公建,民謠季、過大年等活動豐富多彩;國際商貿城被確定為全國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
如今,隨著各重點功能區建設全面開花,產業聚集效應也不斷增強,成為推動即墨全域全面高質量發展的源源動力。
下一步,即墨區將全面強化產業園區支撐。推動產業聚焦,每個園區重點圍繞1-2個前沿領域布局延伸產業鏈,形成產業協同和集聚效應,有序推進老舊園區改造升級,加強功能配套,按照產城一體要求,促進生產要素高度集聚、配套功能高質集成、各類資源高效集約。
產業大項目遍地開花
項目建設是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引擎”。即墨國際陸港“陸海聯動、海鐵直運”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正式啟用,奇瑞汽車青島基地在即墨正式開建,青島即墨綜合保稅區開關運作……隨著一個個產業項目不斷開工、建成、啟用,即墨將不斷釋放新的發展勢能。

一汽解放即墨工廠
青島市提出打造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即墨是當仁不讓的主戰場。日前,一汽解放新能源輕卡基地項目進入設備安裝階段,該項目于2020年9月16日土建開工,通過科學謀劃、精心組織,提前完成了廠房封閉,預計2021年底前整車下線。據了解,一汽解放青島新能源輕卡基地項目規劃總投資32億元,一期投資9.98億元,建成后將具備10萬輛輕、中型電動車及燃油車的生產能力。
位于大信街道的阿里巴巴絲路項目施工現場,六個現代化智能倉儲樓和兩個辦公配套樓已全部完工,近期即將投入運營,預計一期達產后年電子商務交易額可達80億元。“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即墨西部智慧物流產業鏈,成為一個服務于膠東半島的貿易一站式解決平臺,通過高效、低成本、覆蓋面廣、運作規范的物流網絡、信息網絡和商品網絡,打通地域壁壘和信息壁壘,實現膠東地區24小時送貨必達。”大信街道招商辦主任姜瀚博說。
2021年,即墨區共有省市區三級重點產業項目233個,計劃總投資2587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08.3億元。其中省重點項目8個,市重點項目52個(包括7個省重點項目),區重點項目180個。
“項目建設既要頂天立地,也要鋪天蓋地,既要靠大項目帶動產業,政府也要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韓世軍說,即墨區將以項目落地的成效來檢驗重點工作突破的成效,做到一切以項目來說話,一切圍繞項目干,一切圍著項目轉。(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濤 通訊員 梁之磊)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