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9日訊 近日,青島市體育局局長車景華做客青島新聞網《民生在線》欄目,圍繞“辦人民滿意的群眾體育”的主題,就“亞洲杯賽場建設”、“全民健身需求”、“推動體育消費”等市民普遍關注的問題,與網友進行了兩個多小時的在線交流,共計42條網友提問得到回復。
足球亞洲杯受到市民關注
有網友擔憂亞洲杯賽場周邊的交通狀況,認為球場附近的流亭立交橋目前的流量已近飽和,屆時很難滿足賽事需要。對此,車景華回應道,“青島市與城陽區及規劃、建設、交通等相關部門正抓緊推進足球場周邊交通體系銜接規劃和周邊區域整體規劃,圍繞實現新機場與專業足球場快速連接,疏通周邊區域交通,計劃實施一批國省道改建、市政道路貫通項目。同時,城陽區正積極對接交通運輸局和地鐵集團,規劃專業足球場周邊公共交通運輸線路和站點設置。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和市民關心支持下,目前交通擁堵的狀況一定會得到根本性的轉變,青島2023年亞洲杯將會為來自各地的球迷帶來便捷、有序、舒適的觀賽體驗。”
有網友建議亞洲杯比賽期間,對參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醫護人員及其他一線工作人員免票入場,以感謝他們的無私付出。車景華認為這個建議“非常有參考價值”,并表示“將根據亞足聯的計劃安排以及國家疫情防控的統一部署,制定相關政策,研究采取多種形式向白衣天使等為青島建設發展做出貢獻的市民致敬。”
有網友詢問國家足球籃球學院項目的進展情況,車景華回復說:“國家足球籃球學院項目,是國家體育總局和山東省政府共同組織籌建的國家級體育學院,該項目由省政府投資,計劃總投資約5.5億元,建設主體為山東省體育局,屬省級建設項目。項目原選址在青島市城陽區棘洪灘,經省政府同意,置換到青島市高新區。目前,該項目已完成了項目可研報告、規劃建設方案、土地相關手續報批等工作,省政府已正式完成對該項目的批復立項,建設前期各項準備工作正在加快推進中。”
發展青島體育市民“很有想法”
有網友建議,青島應該借助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多舉辦一些中日韓之間的體育交流活動,以增強城市的國際影響力。車景華表示,加強三國間的體育文化交流一直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也做過一些積極的探索和嘗試,比如2016年就創辦了青島自主品賽賽事、國家產業示范項目“遠東杯”國際帆船拉力賽,中日韓俄四國代表隊參加。一年一度的青島國際帆船周.青島國際海洋節期間也能看到日本和韓國代表隊的身影。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建設上合經貿示范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國際化的體育賽事交流可以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中日韓體育交流就是其中的重要板塊。按照計劃,我們擬于2020年10月舉辦中日韓青少年棒壘球邀請賽,但因受疫情影響,比賽取消。下一步我們將根據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加強對中日韓賽事交流活動的規劃和引進,比如乒乓球、足球、電競等項目,打造和吸引更多的中日韓間的體育賽事活動落戶青島,更好的發揮體育賽事在中日韓體育、文化、經貿方面交流的作用,以賽事為帶動擴大深層次全面合作,促進青島國際時尚城建設。
有球迷對青島的職業足球非常關心,問起黃海、中能兩支球隊的現狀與未來,車景華回復說將全力支持黃海中超保級和中能沖擊中甲。“黃海俱樂部沖超成功后,市體育局和有關方面積極協調各方,充分發揮俱樂部的主體作用,廣泛整合社會資源,從資金、政策、場地、優化外部發展環境等各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支持保障,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全力以赴支持黃海俱樂部穩超保超工作;中能俱樂部暫處中乙序列,今年俱樂部引進了國內頗有名氣的朱炯教練團隊和姜寧等一批實力派球員,球隊實力狀態堪稱近幾年最佳,我們會積極支持中能打好現階段比賽,努力實現沖甲目標。待沖甲成功后,另行研究沖超方案。”
針對有網友提出“市民體驗、參與帆船運動的機會不多,建議多舉辦一些相關的體驗活動”的疑問,車景華現場給出了“參與指南”。“今年的‘歡迎來航海’活動已啟動,為了讓老百姓更方便參與體驗,我們重新改進完善了微信報名體驗平臺,請關注‘帆船之都’微信公眾號有關通知,通過微信平臺報名參與。同時,可以通過青島市帆船俱樂部學習帆船操作技能。有帆船操作技能的老百姓可以參加體育局每年舉辦的山東省帆船帆板公開賽暨青島市帆船帆板公開賽。目前我們正在結合發展海上旅游,研究制定發展帆船運動的政策措施,推動帆船碼頭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還將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增加帆船體驗項目,提高市民知曉度和參與率,擴大帆船人口規模,為帆船之都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市民對健身需求最迫切
有網友問“近年來,青島馬拉松、海上馬拉松、日落馬拉松、西海岸馬拉松等一系列賽事吸引了大量的跑友,體育局在青島的馬拉松運動方面有何規劃,疫情過后如何重啟馬拉松?”車景華表示將“盡快重啟”,“下一步,市體育局將持續著力打造品牌馬拉松賽事,積極扶持特色馬拉松賽事,不斷擴大我市馬拉松的影響力。對疫情過后的馬拉松重啟工作,我局將積極籌劃,在嚴格落實各級防疫要求和上級主管部門指示精神的同時,盡快重啟馬拉松活動。”
有網友建議恢復開放學校操場,滿足市民健身需求。車景華表示,根據“疫情期間校園實行相對封閉式管理,校外無關人員一律不準進校”的防疫要求,各校目前并不具備開放條件。但“非常理解市民參與體育鍛煉的迫切心情,市體育局會及時與市教育局溝通,根據疫情發展情況及省、市部署要求,一旦具備開放條件,立即組織對外開放。”
有網友建議在市北區歡樂濱海城內增加健身場所和器材,車景華表示,該區域內已新建11處健身設施,安裝118件各式各類健身器材和休閑設施,今年內還計劃在昌福路新建一處時尚健身口袋公園。
有家住李滄東部的網友希望能該區域多建一些體育設施,車景華表示:“近年來,市體育局每年都按照計劃與各區市配合建設健身設施。根據市體育局的統一安排,李滄區教體局每年在十月份向各街道社區征集體育場地建設需求,由區教體局組織相關人員進行現場查勘,如果符合建設條件,向市體育局提出申報,李滄東部作為新興社區,是我們關注的重點,請您在李滄區征求意見時積極反映健身需求情況,同時,我們也將主動與李滄區溝通,建議健身設施資源向李滄東部傾斜,滿足市民不斷增長的健身需求。” (青報全媒體記者 張羽)
責任編輯:李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