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24日訊 “感謝你們幫我完成了所有心愿,我就想趁自己還有能力,為黨的事業、為家鄉的發展盡點微薄之力。”捧著大紅色的捐贈證書,德州市離休干部、86歲老黨員李孝明動情地說。

7月21日,在德州某銀行,前來接受捐贈的即墨區慈善總會副會長、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周懷英從老人手中接過沉甸甸的20萬元現金。此前,李孝明老人已經向妻子安琦的老家煙臺福山捐贈20萬元。按照老人意愿,這兩筆捐助將專門用于當地教育事業。
李孝明是山東即墨人,1949年入伍,1956年12月入黨,1978年4月轉業到山東德州,1996年離休。多年來,李孝明一直牽掛著家鄉的發展,在妻子安琦生前,兩人就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為家鄉建設盡一點綿薄之力,前年,安琦因病去世,老人想為家鄉做點事情的心情就愈發迫切。“到了這個年齡了,說不定什么時候就離開這個世界了,我老伴兒已經先走了,所以在我還在的情況下,我希望這個心愿能夠及時完成。”李孝明說。
李孝明表示,多年來他始終堅持讀書看報,也看到了很多離退休干部、“五老”志愿者和老黨員的先進事跡。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黨中央在全黨組織開展了黨史學習教育,自己也想學史力行。“7月1日,我在家收看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聽到了習近平總書記講的‘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的重要講話,所以決定捐款幫助家鄉的青少年教育事業發展,為黨的事業和關心下一代工作做一點貢獻、盡一份心意。”
為此,李孝明向家鄉即墨和曾經生活過的安琦老家煙臺市福山區各捐款20萬元,專門用于兩地關心下一代教育事業。在此次的捐贈協議上,老人特意將已經過世妻子安琦的名字寫在了捐贈人位置,而在給李孝明老人的捐贈榮譽證書上,即墨區慈善總會也特意將捐贈人署了李孝明和安琦夫婦倆人的名字,了卻了老兩口共同的心愿。

作為一名有著65年黨齡的老黨員,李孝明不僅心系家鄉,更是一直牽掛著的黨的事業發展。5月19日,為了慶祝黨的百年華誕,李孝明老人向黨組織交納了10萬元大額黨費,以此表達一個老黨員的感恩之心。
自1996年離休后,李孝明一直居住在德州市原郵電局家屬院,老舊的居民樓,擁擠的客廳放著簡單的桌椅板凳,一身干凈樸素的軍衣就是老人生活的寫照。“老人平時生活非常簡樸,家里連空調都沒裝,還是用傳統老式吊扇,用的手機還是十幾年前的這種數字手機。我們多次詢問捐贈后生活是否會受影響,老人表示,他對生活沒有什么追求,夠吃夠喝就行。”中國移動德州分公司黨委辦公室主任位建卿說。
李孝明老人有倆兒一女,分別在濟南和煙臺工作。對于父親的決定,在濟南的大兒子打來電話表示,完全支持父親的做法,一切按照父親的意愿辦。
面對李孝明老人的無私捐贈,即墨區慈善總會副會長、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周懷英表示:“這筆善款我們將全部用于資助即墨區的貧困學子,我們會把所有接受資助孩子的信息制成表,簽上名,再返給老人查閱,決不辜負老人的這份心意。”

在寫給即墨區關工委的信上,李孝明寫道:“雖說我離開家鄉70余載,但家鄉的點點滴滴永記心間。為此,在我有生之年,作為一名老黨員、一個家鄉的游子,為報黨恩,為報家鄉父老鄉親之恩,在這喜慶的日子里,我和老伴想為家鄉下一代青少年教育盡點微薄之力……”(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濤 通訊員 劉元平 文/圖)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