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不惑。2018年,已過不惑之年的青島市西海岸新區致遠中學教師張立雙,成為山東省選派的50名教師之一,定點到日喀則市的高中支教。跨越萬水千山,張立雙從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到了雪域高原。兩年艱苦守候,七百多個日夜的付出,他架起了博愛奉獻的價值坐標,如同美麗的格桑花悄然綻放。
日喀則市海拔3860多米,屬于三類艱苦地區,氧氣含量不到內地的60%。到達日喀則的第二天,張立雙便出現了高原反應,頭疼、惡心、胸悶氣喘、嘴唇發黑……一系列癥狀接踵而來。每天經受著高原反應的折磨,張立雙堅持不吸氧,以堅韌的毅力面對挑戰,終于慢慢適應過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張立雙心里惦記著課堂和學生。未等高原反應消除,他便投入教學工作。

支教學校教育基礎薄弱,學生漢語基礎較差,在表達和交流上存在很大障礙。課堂上,張立雙用普通話授課,但仍很難用正常語速和學生交流,一遍、兩遍、三遍……他耐心地講解,不斷地重復,直到孩子們聽懂。除了語言關,學生的學科基礎也較弱,他耐心為學生查漏補缺,努力適應學生的節奏和習慣,在一天天的磨合中和學生的關系也融洽起來,漸漸打開了教學局面。
日常工作中,他還積極與當地老師交流切磋,將青島的先進教學理念與自己23年的從教經驗全部奉獻給了支教學校。他在學校開設的示范課,也得到了聽課師生的一致好評。他所教班級成績進入學校級部前列,個人先后榮獲“西藏自治區優秀援藏教師”、年度考核優秀等榮譽稱號
除了抓好日常教育教學工作,張立雙還熱心投身公益事業,與援藏老師及青島、日喀則兩地愛心人士共同發起了“情系日喀則暖冬行動”,共籌集到了9噸棉衣,并把這些衣物捐贈給了日喀則桑珠孜區東噶鄉和江當鄉的部分困難藏族同胞。
“一路走來得到了藏族同事們太多的關心、支持和鼓勵。”張立雙說,他在雪域高原夠深切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日喀則已成為了他的第二故鄉。兩個學年支教轉瞬結束,他對西藏教育事業的關注卻從未停止,今年他作為日喀則市首批12名教育專家人才之一,赴康馬縣涅如麥鄉中心小學進行定點幫扶,延續對雪域高原的教育情懷。(青報全媒體記者 王世鋒)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