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眼里,我是國家未來發展的脊梁,能夠幫助我完成科研工作,是他們的本分。這種思想著實令我感動,使我感到了國家、社會對科學發展的高度肯定,堅定了我繼續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決心……“不久前,一封來自北京理工大學在讀博士生王瑀的感謝信寄到了威海創客大街,信中沒有華麗的辭藻,但字里行間透露著真摯誠懇的感謝之意。
事情要從今年6月底說起,北京理工大學在讀博士生王瑀因疫情原因遲遲未能返校,原本計劃9月份將研究項目投稿到2020年度人機交互領域國際頂尖會——CHI2021。這個業內頂級的學術/技術大會,不僅關系到他個人畢業問題,也與實驗室的科研項目息息相關。

由于王瑀的研究方向是裝備制造及人機交互,對試驗場所的要求極高,不僅需要一個足夠寬闊的訓練場地,還要有性能優良的VR設備。苦于不能返校做實驗,他的研究進度已嚴重落后,眼看就要錯過會議截稿日期。
“眼睜睜看著寶貴的時間在流逝,我真是一籌莫展。”王瑀感慨道,轉機在一次飯后的散步,他偶然發現創客大街有一處VR展廳,在外求學多年的他并不了解此時家鄉的VR產業發展情況,猶豫再三,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前去咨詢。
威海創客大街孵化器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崔衛志接待了王瑀。讓王瑀意想不到的是,了解他的研究方向、應用領域后,崔衛志立刻就表達支持和贊同,并且馬上就帶著他來到雙創街精心打造的VR展室,并告訴他:“如果可以,隨時來開展實驗。”
王瑀驚訝地發現,這個由北京雙創街控股引入諾亦騰科技打造的專業VR展室,無論是專業性還是沉浸感、交互感都堪稱世界頂尖級別,完全可以滿足實驗需求。“來對了!”王瑀驚喜地說。
真正“搬”進了VR展室,王瑀才發現,驚喜是一個接著一個,實驗要解決一些虛擬現實環境中的人機交互問題,需要高性能的計算機來實現交互相關的渲染效果和VR立體顯示效果的計算,崔衛志幫忙聯系,將VR展室中性能最好的VR顯示設備和動作捕捉系統無償借給了他,還請專業人士幫助他完成了實驗系統的搭建。
王瑀的實驗需要志愿者,威海創客大街辦公室索性將外玻璃墻免費提供給王瑀張貼志愿者招募廣告。崔衛志還自己上陣,拉著同事們在朋友圈為王瑀做宣傳。
王瑀足足在創客大街待了一個月,這期間,他順利完成了實驗系統的搭建、調試和測驗,并且成功采集到5份試驗數據和6份正式數據。“這些數據對我的研究工作和論文撰寫都帶來了極大的幫助!”
一個月的相處,王瑀和創客大街的工作人員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他也曾經想著邀請崔衛志和他的同事們吃個飯,道聲謝。但每一次,大伙只是說:“專注,做好自己的研究就好。”
前不久,王瑀如期返回學校。回到學校仍然難以平復激動的心情,他提筆寫下了這封飽含深情的感謝信。
他在信中寫道,創客大街的幫助是“雪中送炭”,讓人感動,但更令他感動的是威海創新園的工作氛圍和崇高追求——全員上下致力于支持本地人才,推動科技創新發展。“創客大街秉持開源開放的理念,能夠服務于科技創新的,就要全力提供幫助;能支持本地人才發展的,就要毫無保留地支持。比起幫助完成我的實驗,他們更關注的,是如何使我的研究落到實處,做出成果,為社會發展、經濟發展增添動力。”王瑀告訴記者,他深深感受到了威海對高水平人才發展的支持和扶持,他為家鄉能打造如此開放兼容的環境感到驕傲。
實際上,在創客大街,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看到信時,崔衛志說,他的心里也是一暖,這封信不僅寫給創客大街,也寫給了威海。
崔衛志表示,他是2019年6月才來的威海,時間雖然不長,但已深深感受到這座城市對人才的愛惜。(Hi威海客戶端記者 李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