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工作生活在海拔三千八以上的雪域高原!他們,每日早出晚歸,用心用情用力澆灌著祖國的花朵!他們,被藏族孩子親切地稱呼為漢族“老爸”、“老媽”!他們,讓格桑花開在了每一個孩子的心里!他們,就是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勇敢奮斗在珠峰故鄉日喀則的山東援藏教師。
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向奮斗在雪域高原上的山東援藏教師致敬!

教育援藏,使命光榮。潛心問道,無問西東。白發蒼顏,初心不改。靜待花開,蝴蝶自來。
——山東省新一批“組團式”援藏教育人才領隊、日喀則市第一高級中學校長薛慶師(上圖)

△“組團式”援藏教師周清翱、孔凡紅夫婦
三次援藏將自己的八個春夏秋冬奉獻給了雪域高原,用激情和熱血詮釋了為祖國邊疆教育事業不畏艱難、不忘育人初心的使命擔當,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精神,努力為祖國邊疆穩定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不負韶華不負心,不負青春不負夢。
——日喀則市第一高級中學副校長 周清翱(上圖)

△山東援藏特級教師、齊魯名師張志強在日喀則市第一高級中學為學生上心理健康課
作為一名黨員,就得黨有號召,我有行動!我是一名有著25年黨齡的老黨員,不能光說不干吶!改變藏區面貌,根本要靠教育。現在那里心理健康教育還是一片空白,那里的孩子們比濟南的孩子們更需要我!家庭的困難再大跟國家的困難相比也是小的,家里的事,咬咬牙,三年就過去了……
——山東特級教師、齊魯名師,日喀則市第一高級中學德育主任 張志強(上圖)

△“組團式”援藏教師滕美杰、張淑紅夫婦
每次離開家的時候,父母親人難掩擔憂——我總有一種放棄的想法!可是,那里的教育正值突飛猛進的關鍵時期,那里的校園更需要我!“魯藏一家親”,這里就是我第二個家。給西藏的孩子插上夢想的翅膀,讓連綿的群山再也擋不住他們遠眺的目光,給西藏的教育注入新鮮血液,讓教育多元化在高原生根開花,是情懷,更是責任!
——日喀則市第二高級中學副校長 滕美杰(上圖)

△尚成立老師與學生們在一起
傾心支教,傾情奉獻,播撒情懷,收獲感動。與內地相比,這里艱辛、孤獨、缺氧、閉塞。然而,這些不足讓這段歲月彌足珍貴,凸顯了支教的意義,讓我平鋪直敘的教育生涯里有了一座精神的高原。四年來,一種被需要的感覺和對教育初心的堅守,促使我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讓我繼續收割專業成長的快樂。
——日喀則市第二高級中學教師 尚成立(上圖)

△趙家興老師與學生一起過生日
“孩子們,我一定會再回來看你們的”,這是我在和平機場給孩子們的承諾。從兩年前的陌生到臨行前的不舍離別,我和孩子們建立起了深厚的師生情誼。當孩子們說出“學習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一定是最好的”這句話時,我就堅信:要付出所有去改變他們的命運。我自己的事可以再等一年,而藏區的孩子耽誤一年就是耽誤一輩子。8月底我再次返回西藏,再次接手畢業班級,援藏夢在路上......
——日喀則市白朗縣中學教師 趙家興(上圖)
截至目前,山東省共有60名援藏教師奮斗在雪域高原,他們分3個團隊分別組團幫扶日喀則市第一高級中學、第二高級中學和白朗縣中學。在全體援藏教師的傾情援助下,受援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顯著提升,日喀則市第一高級中學被西藏自治區教育廳認定為首批示范性高中。團隊和教師個人也得到了受援地的充分肯定與認可,“組團式”援藏黨支部被西藏自治區教育廳授予全區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新一批“組團式”援藏教育人才工作隊被日喀則市委市政府授予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白朗中學援藏教師團隊被日喀則市委市政府授予“萬名教師支教計劃”先進集體,被白朗縣委縣政府授予“白朗教育特殊貢獻獎”;6名教師被西藏自治區教育廳分別授予“援藏先鋒”“優秀援藏教師”“優秀援藏教育工作者”稱號,1名校長被日喀則市委市政府授予“名校長”稱號,2名教師分別被西藏自治區教育廳和日喀則市委市政府授予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山東教育援藏工作經驗在中央統戰部《涉藏工作專報》予以刊發。
(來源:山東省教育廳政務新媒體“山東教育發布”(微信號:sdjyfb))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