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暴雨肆虐,洪水泛濫,牽動了億萬國人的心,青島城市學院外語系學子馮小奎在看到新聞報道的時候,正在利用假期復習專升本考試。看到鄭州災情,他坐不住了,想方設(shè)法聯(lián)系到濰坊市奎文區(qū)民間組織的救援隊,要求參與到一線支援救災隊伍中。當天中午十二點收到出發(fā)的消息后,馮小奎帶了幾個口罩就出發(fā)了。

一夜未眠,驅(qū)車7個多小時,長達632公里
馮小奎所在的救援隊第一站是鄭州銘仁醫(yī)院。為了平安地到達,馮小奎一夜沒睡,陪司機聊天,時刻盯著路況。驅(qū)車7個多小時,長達632公里,終于到了鄭州銘仁醫(yī)院。到達醫(yī)院后,馮小奎才得知,當時整個醫(yī)院已經(jīng)有兩千人斷水斷糧一整天了。

他和救援隊的其他成員開始不停歇地搬運礦泉水、方便面、面粉和洗衣液等物資,給當?shù)厝朔职l(fā)生活用品,幫助全國各地的救援隊聯(lián)系當?shù)厝罕姟qT小奎說:“沒到現(xiàn)場永遠無法感受這場災難帶給大家的痛苦,我們只有多干快干,能幫多少是多少。”

42個小時沒合過眼,沒吃過飯
在采訪過程中,馮小奎的信息回復時斷時續(xù),從醫(yī)院離開后,他們開始奔赴重災區(qū)中牟縣,在那里馮小奎看到了許多的民間救援組織。馮小奎說,自己和救援隊隊員42小時沒合過眼,沒吃過飯,就想著能多幫些忙就多幫些忙,多運送一點物資也許能夠多救一個人。到了中牟縣后,他聽到那里的大壩決堤了。當時下著大雨,而決堤的地方,距離馮小奎的救援隊不到一千米。馮小奎告訴記者:“沒想過害怕的事情,一刻也沒有。”讓他記憶深刻的是,有一位60多歲的老奶奶,一邊哭一邊幫忙搬運物資,“看到她哭,我自己也哭了,我沒有其他的能力,我只能拼命干活。”

父親至今不知道自己參與救援,希望以后能夠通過自己的能力幫助更多的人
馮小奎看起來十分瘦弱,按照他的話說自己從小嬌生慣養(yǎng),平時爸爸媽媽很疼愛自己。馮小奎在上了去往鄭州的高速后,才給媽媽發(fā)了一條自己去鄭州參與救援的信息。馮小奎的母親怕他父親擔心,所以至今馮小奎的父親還不知道他參加了救援隊前往鄭州的事。
到了中牟縣后,后面的救援任務越來越危險,救援隊員們知道了馮小奎是他們這里唯一的大學生后,他被“轟”了回來,并告訴他回去要好好學習。“很難受,不能一起奮斗,真的做不了很多,我希望我以后可以有更多的能力幫助更多的人。”他說。
災后一定再去那里,喝碗胡辣湯
馮小奎再次接收采訪時,他已經(jīng)回到了青島繼續(xù)學習。他反復告訴記者,比起那些在一線救援的官兵們,自己做得實在微不足道,并沒有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但是自己特別想感謝在鄭州金水區(qū)遇到的一位大媽,那位大媽看見他們一直沒有吃飯,心疼地要請他們喝胡辣湯,但是時間緊急,他們拒絕了。“災后我一定要再去那里,去喝碗胡辣湯,去把那里當做一個旅游的目的地。”
學校通過系列教育活動激發(fā)學生愛國情懷,耳濡目染啟迪智慧人生

特別令馮小奎感動的是,系部老師在得知自己奔赴鄭州的情況后,一遍又一遍地給他打電話,時刻關(guān)注他的情況。馮小奎是青島城市學院2019級外語系商務英語專業(yè)的學生。一直以來,青島城市學院就有對學生進行愛國愛校的教育傳統(tǒng)。外語系主任劉世法說:“從學生入學,我們便開始對學生不斷地進行愛國愛校愛系和尊師教育,我們充分發(fā)揮學生黨支部的堡壘作用,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并強調(diào)思政進課堂,直接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在疫情期間,青島城市學院學子就曾用原創(chuàng)詩歌向最美逆行者致敬,用手寫卡片為一線人員送祝福;每年都如期舉行的愛心募捐活動已經(jīng)連續(xù)舉辦了十四年;每年9月的開學第一課教育已成為青島城市學院學子最為期待的活動……馮小奎對記者說:“青島城市學院給了自己最多的愛國情懷熏陶,很感謝系部老師以及院里領(lǐng)導對我的支持。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關(guān)注到災情,關(guān)注到一線,為災區(qū)救援發(fā)揮自己的力量。”(通訊員 李北北)
實習編輯:李正玉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