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28日訊 正在執行“東海區和上海市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航次任務的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科學三號”科考船,經周密部署、船岸協同,于25日在上海長興島海域成功抵御臺風“煙花”。

今年第6號臺風“煙花”于7月25日12點30分在浙江舟山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最大風力13級。彼時,正在執行航次任務的“科學三號”處于臺風路徑附近的上海長興島海域,船位距臺風中心最近僅有50余海里。按照“以防為主、防抗結合、適時早避、留有余地”方針,“科學三號”全面落實防抗臺風各項措施,無險情、無事故成功防抗臺風“煙花”。
從7月20日臺風“煙花”形成開始,“科學三號”即高度重視防臺風工作,根據氣象部門發布的臺風路徑信息,研判比較附近避風錨地條件,結合后續工作計劃,21日選定上海崇明橫沙通道1號錨地進行防臺避風。為防止船舶走錨、船舶碰撞,“科學三號”結合岸基通報信息,隨機應變,尋找合適位置重新拋錨停泊,并啟動主機進行輔助,減輕錨鏈拉力,減緩船舶偏蕩。25日晚,隨著臺風“煙花”登陸后減弱,錨地風力逐漸減小,經過3天緊張防臺抗臺,“科學三號”度過最危險時刻。
從7月15日出航至今,“科學三號”克服東南季風和臺風“煙花”影響,已經完成41個站位的采樣調查,工作量完成近40%。待臺風影響結束后,“科學三號”將繼續開展下一航段的科考任務。(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勛祥 實習生 張悅)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