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最大的優勢在海洋,最大的潛力在海洋,最大的空間在海洋,最大的動能也在海洋。在青島市15個攻勢、13條產業鏈中,海洋攻勢、現代海洋產業均排在最前面。在海洋強國、海洋強省和青島“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版圖中,青島藍谷都必須占據重要一席。7月27日,《青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面向社會公示。劃期限為2021年至2035年,近期至2025年,遠景展望到2050年。規劃范圍為青島市行政轄區范圍,包含陸域11295平方公里,海域12240平方公里,這其中就有對藍色硅谷的重量級定位與規劃。
7月28日,由青島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2021青島區域(藍谷)價值發展論壇高峰論壇在萬科紫郡營銷中心舉辦,圍繞“歸心東方 筑居山海”主題,論壇邀請了業界知名專家學者、投資人和媒體朋友參會,分享了一場“藍色硅谷價值新增長極”思想盛宴。
本次論壇邀請了即墨區建筑業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于濱、藍谷規劃建設部楊立霞、萬科紫郡營銷合伙人殷現龍等嘉賓,原青島市城鄉規劃協會理事長陶瑞平、青島市委黨校副教授張松梅、萬科紫郡項目合伙人張希華三位業界大咖登臺演講,從宏觀規劃、自然風光、生態發展碳中和、區域價值、社會經濟、產業崛起、商業醫療教育配套以及未來價值賦能等方面,進行思想交流與碰撞,為我們暢想出了未來藍色硅谷在城市升級發展的多元化路徑以及全新期待。
一起來聽聽大咖都講了些什么吧!

原青島市城鄉規劃協會理事長陶瑞平為大家帶來《從大青島規劃看藍谷發展》主題演講。
《青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提出以后,我們發現藍色硅谷在青島城市未來發展中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到2035年,建成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到2050年,建成開放創新、包容多元、美麗宜居的全球知名的海灣都會。這其中,有對藍色硅谷的重量級定位與規劃,比如說,在全域空間格局方面,要打造“一區 兩極 五軸 多點”的城鎮發展格局。“一區”為環灣都市區,包括東岸(市南、市北、李滄、嶗山)、城陽、原黃島、原膠南、膠州、即墨、董家口港城、藍谷海洋科學城等城市功能集中片區,這其中有藍色硅谷。此外,還要構建“一主 三副 兩城”的都市區空間結構,“兩城”指的是董家口港城、藍谷海洋科學城,打造都市區外圍新城,藍色硅谷與董家口港城,并列為未來發展重點。由此可見,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為發展目標的藍色硅谷,必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市委黨校張松梅教授帶來《為什么中國一定要做碳中和?——碳達峰、碳中和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精彩演講。
環境和城市可持續發展一直是政府和老百姓最關注的話題,碳達峰、碳中和在今年兩會也首次寫入政府報告,為什么中國要做碳中和,原因在于全球氣候變暖,二氧化碳是罪魁禍首,從國家層面上,我們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要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推動疫情后世界經濟“綠色復蘇”。
GDP增速與能源用量增速的系數高達90%。所以,說服人們減少能源使用、降低生活水平來減排會是極為困難的。那怎么辦?發展碳排放少的新能源,并且新能源的成本還不能高于化石能源,這樣才能讓經濟、生活水平繼續往前發展。此外,我們應該重視的是,建筑部門的碳排放量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20%,所以,未來碳中和建筑將成為主流。希望未來我們的建筑更加宜居生態環保。

萬科紫郡項目合伙人張希華為大家分享《從古至今,國人對園居生活的追求》。
我們國人講究“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而紫郡所處的嶗山北麓,有山有海有林,長達38公里的海岸線,五山三島一灣環繞,PM2.5常年個位數的宜人氣候,還有連綿起伏的山林。可以說在目前臨近主城區的周邊區域里,紫郡占據了非常稀少的擁有優良自然景觀的所在,特別適宜盛放傳統園林的掇山理水,這里不僅是畫圓生景,筑林寫境,更是在為一園氛圍定下基調。
我們也認為,山海和東方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萬科以35年的筑居經驗,擇址嶗山北麓的山海自然中,邀請了國內知名的建筑大師——李寶章親自執筆,以紫系高端產品—萬科·紫郡,復刻“諧趣園”的建制,邀請“愛新覺羅恒鉞”老師題名“紫郡”,為各方摯愛東方生活的有識之士敬獻萬科膠東第一園。居山近水的園游文化是中國人的風骨,一脈相承優雅端莊含蓄內斂。萬科·紫郡,在嶗山北麓,讓建筑融入自然,開啟城市自然共鳴的生活里程碑作品。
藍色硅谷不僅承載了青島東部騰飛的夢想,用以打造世界知名海洋科技城;而且一灣海港,萬象云集。產業、財富、人才、生活,在天然的核心海洋資源下綻放光彩。在精彩的主題演講后,原青島市城鄉規劃協會理事長陶瑞平、青島市委黨校副教授張松梅、萬科紫郡營銷合伙人殷現龍三位嘉賓圍繞如何從青島城市發展看藍谷板塊的發展未來、藍谷人居未來的發展以及哪些要素成為置業首選等話題展開對話。

原青島市城鄉規劃協會理事長陶瑞平表示,藍色硅谷作為青島重點打造的增長極,不僅僅具備優質的自然風景,且產業配套完善、海洋科研資源豐富,精英人才薈萃,投資青島就是投資國家戰略,2020年,青島藍谷新增注冊企業較去年同比增長達到53%;新引進項目數及總投資同比增長183%、98%。在新的《青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加持下,相信藍色硅谷的未來發展不可限量。
青島市委黨校副教授、博士張松梅則用很感性的話表達出了對藍色硅谷的偏愛,從市區沿著松嶺路一路北上,風光旖旎,景色迷人,抵達藍色硅谷來到萬科紫郡看到福園,對合院庭院有種特別的感覺和情懷,情不自禁感嘆這里“有山有水有情懷,有學有院有品質。”張教授同時表示,藍色硅谷具備人力、資金、土地“三要素”優勢,投資青島就是投資國家戰略,藍色硅谷是生產、生活、生態舒適的好地方,值得居住。
萬科紫郡營銷合伙人殷現龍在對話中暢言,相比于其他區域的“大而全”,藍色硅谷是一個“小而精”“小而美”的區域,當前,已有20余所高校落子藍谷,這里是目前國內985名校和科研院所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為藍谷科研高地的建立提供了高知精英人才來源。大約28所國字頭企業入駐,300多家涉海科技型企業全面發展,預計將在未來十年坐享千萬人潮紅利。同時,在市區住宅土地制約、經濟產業發展受限,未來環灣發展的大形勢下,藍谷勢必成為青島最具影響力的投資區域。此外,紫郡項目距離青島最美的M11號線僅有500米的距離,可謂出行便捷度。有山,有海,有價值。相信入住藍色硅谷將獲得更美好的居住感受。

在對話中,三位業內大咖不約而同地表示,生態、健康,已經成為現階段置業首選因素,在此基礎上,一個居住環境適宜、交通便捷、產業完善、配套成熟的現代化社區將成為未來的人居住宅目標。(文/青島日報記者李鵬飛 圖/戚曉東 金澤鈺)
責任編輯:李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