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之外,中國代表團在7月31日的最大新聞,是中國女排出局。以衛冕冠軍身份出征東京,被國人寄予厚望,但小組賽前三戰皆墨,還沒等到與意大利隊的“生死戰”,就因土耳其隊3:0戰勝阿根廷,提前遭到淘汰,無緣八強。
自1984年征戰奧運會以來,曾三度問鼎冠軍的中國女排,此次未能小組出線,創下歷史最差戰績。
意外嗎?當然。倫敦奧運會后由傳奇“鐵榔頭”郎平重執教鞭,中國女排走上了復興之路。亞洲杯、亞運會、奧運會、世界杯……姑娘們冠軍拿到手軟,東京之行,似乎只有衛冕才能算得上成功。
然而,世界冠軍必然要面對的,就是成為所有人想戰勝的目標。從戰術打法到明星球員,中國隊無一不被對手放在顯微鏡下,細細研究、反復琢磨。甚至奧運會之前的一些比賽中,很多隊伍選擇“戰略性放棄”,就是讓中國隊在無法真正窺測主要對手情況的同時,也失去了檢驗自身實力的機會。
東京奧運會首戰0:3輸給土耳其,盡管有中國女排狀態不佳的原因,但對手能級的躍升肉眼可見。之后與老對手美國、俄羅斯的兩場比賽,幾乎每一局都在最后時刻才分出勝負,足以看出奧運各參賽隊之間的實力不相上下。而在明星球員朱婷受傷的情況下,更多依靠團隊配合的中國女排,實際上已經沒有了真正的“強點”。0:3輸給美國隊一戰,雙方在攔網、發球等數據上非常接近,唯獨進攻得分一項,中國隊以45:58遠遠落后。
即便如此,中國女排的姑娘們依然沒有放棄,每場比賽,她們都竭力做到最好。“昂起頭來,我們打的是一種體育精神!”這是2:3輸給俄羅斯隊后,郎平對大家說的第一句話。
的確,競技場上沒有常勝將軍,坦然地接受歡呼、體面地接受失敗,同樣都是強者的符號。幾十年來,中國女排起起伏伏,既有過輝煌也到過低谷,但傳承不息的“女排精神”,始終是這個偉大時代的寶貴精神財富。頑強拼搏、永不放棄,女排精神激勵著人們“團結起來、振興中華”,也極大激揚了國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
正如球迷常言“贏了一起狂,輸了一起扛”,東京奧運會的失利即將翻篇,走下王座的中國女排必將重整旗鼓、重新出發。有“女排精神”的鼓舞、有全國人民的支持,姑娘們一定會很快走出低谷,向著下一個巔峰闊步前進!(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羽)
責任編輯:白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