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進中向好點燃發展新引擎
1-5月份青島規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175.7億元,同比增長42.2%,兩年平均增長20.0%,遠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現代服務業是城市產業升級、創新發展和功能提升的重要引擎。因其具有更大的產業輻射力、更廣闊的空間覆蓋性和更強大的整合配置資源能力,又被看作新一輪城市發展競速中必須搶占的核心優勢。
市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青島服務業增加值4080.31億元,同比增長14.5%,兩年平均增長7.1%。服務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62.4%,拉動全市生產總值增長9.1個百分點。
當城市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之后,服務業更要牢牢占據經濟發展的“C位”。自去年6月至今,以學習現代服務業為主題,青島已經連續向上海派出四批513名實訓干部。積極推進雙方在資本金融、航運貿易、高科技服務、文化旅游、商務服務等領域合作,加快青島現代服務業發展步伐,是青島“搞活”產業的關鍵一環。學習是否有成效?成績單上有著直觀體現。
數據顯示,1-5月份,青島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175.7億元,同比增長42.2%,增速高于全國、全省10.3和6.8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20.0%,高于全國、全省8.9和6.8個百分點。10個行業門類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均保持正增長,其中增長速度較快的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48.8%、51.9%,兩年平均分別增長25.8%、18.4%。
將目光聚焦于青島城市發展的新賽道,現代服務業恰好是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關鍵一環。

7月28日,青島工業互聯網創新賦能中心啟動。該項目引入世界領先的工業互聯網編程、數字孿生、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信息技術,可為中小企業提供低成本工具軟件,加快操作工藝數字化進程。事實上,在服務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技術支撐層面,青島已聚集了中國信通院、國家工業信息安全中心、中國互聯網研究院、國家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創新體驗中心等一批“國家隊”。在平臺賦能中,青島互聯網軟件行業穩步增長。1-5月份,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53.6%、29.9%,較1-4月份分別提高31.8個、6.6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分別增長36.8%、15.7%。以高技術服務業和科技服務業為代表的新興行業對服務業帶動作用也在增強。1-5月份,全市規模以上高技術服務業和科技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37.0%、37.8%,比1-4月份分別提升8.8個、8.6個百分點;合計拉動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8.6個百分點,拉動幅度較1-4月份擴大4.7個百分點。
數據印證了互聯網相關企業在青島的快速融入,也進一步反映了青島在工業互聯網賽道上的快馬揚鞭。
城市的高質量發展,使得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要求更加迫切,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亦愈加旺盛。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服務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更為活躍。
上半年,受國外疫情不穩定等因素影響,青島電商平臺對境外商家的吸引力大幅提升。境外商家在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實現交易額642.9億元,比上年同期提高95.9%。與線上消費密切相關的郵政電信行業同步表現活躍。1-5月份,郵政業務總量同比增長41.8%,其中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55.0%;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28.8%。在“五一”小長假帶動下,民眾的出行意愿不斷增強。1-5月份,規模以上鐵路運輸、航空運輸、旅行社及相關服務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76.7%、35.5%和59.2%,比1-4月份分別提升26.9個、12.4個和15.9個百分點。
分析數據我們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上半年青島服務業運行呈現的穩中加固、進中向好積極態勢。面向未來,青島更要深化服務業與制造業互動耦合,以新業態新模式促進新動能加快成長,為城市經濟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蘭星)
責任編輯:李莎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