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3日訊 炎炎烈日下,建筑工人們揮汗如雨,正在進行鋼筋綁扎、鋼板焊接、設備吊裝等工作。2日上午,觀海新聞記者趕往位于城陽區長江路的墨水河大橋工程施工現場時看到,橋體下部結構已施工完成近七成,河岸兩座橋臺已施工完成,計劃將于本月底全面完成下部結構施工。
“這個全長313米的大橋,設計理念借鑒了白鷺展翅翱翔之態,采取平行索面斜拉橋建造模式,是城陽區首個斜拉式鋼結構橋梁。”據中鐵建工集團墨水河大橋工程項目經理趙明炎介紹,此處建成后將成為城陽區的地標性建筑。
據悉,由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長江路北延工程—墨水河大橋工程,位于城陽區長江路跨越墨水河段,大橋全長313米,標準段寬度39.5米,雙向六車道,線路等級為城市主干路。其中,主橋為2×90米鋼結構獨塔單索面斜拉橋,塔高48.6米,主梁采用分離式鋼結構箱梁,拉索采用36根鋼絲索,墩塔梁固結體系。整個項目計劃于2022年6月底竣工。
趙明炎告訴記者,近期正值汛期,對項目建設也提出更高要求,“項目部編制了防汛應急預案,成立了防汛應急小組,組織多次防汛應急演練及桌面推演。并且與墨水河上游書院水庫、石棚水庫進行對接,安排專人進行水位觀測、關注氣象部門發布的信息,時刻關注墨水河水位情況,確保施工安全。”
作為一項民生工程,墨水河大橋建成后對于緩解區域交通壓力意義重大。據悉,該工程是長江路全線貫通重要節點工程,北通正陽路,南延環灣路,對分流正陽路、雙元路交通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建成后將貫穿棘洪灘街道、城陽街道及流亭街道,方便三個街道居民出行,進而提高居民出行質量。
相隔不遠處,另一項由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民生工程——洪江河河道綜合整治一期項目的建設已接近尾聲,正在進行最后的收尾工作。隨著項目建成后,不僅將提高區域防洪減災能力,還將助力實現“水清、岸綠、洪暢、景美”的總體目標,對推動城陽區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洪江河發源于即墨區馬山西麓,流經即墨區、城陽區、紅島經濟區,于城陽區棘洪灘街道前海西社區匯入墨水河,是墨水河的主要支流之一。然而,洪江河歷史上未進行過較大規模的整治,部分河段存在淤積、擠占現象,生態環境較差,河道現狀防洪排澇標準與保護區發展程度和重要性不相適應,不能有效的保護兩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工程施工內容包括河道拓挖疏浚、堤防填筑工程、生態護岸工程、防汛路及日常維護路工程等等,建成后將為區域構建安全的防洪減災體系,建設生態河道,改善區域水環境,保障區域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趙明炎介紹說。(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王冰潔)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