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4日訊 為了詐騙,騙子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來。近日,多位老年就接到騙子的電話,稱自己是老人的“孫子”,遇到了急事需要老人趕緊轉賬。
8月2日早一開門,中國建設銀行齊東路支行一位老年客戶稱其要給孫子匯錢,在經過柜面人員的反復核實和風險提醒下,老人堅稱對方是其孫子,隨后,通過柜面匯出了10000元。
老人離開網點后不久,又一位老年客戶來到網點,也聲稱給孫子匯錢,工作人員發現,收款方與第一位客戶是同一人,這引起了工作人員的警覺,在工作人員多次反復詢問下,老人支支吾吾說,孫子打電話要急用這筆錢,怕孫子挨說,瞞著兒女來辦理匯款?,F在就要把錢匯出去。工作人員提醒老人上午有一位客戶給這名收款人辦理了一筆匯款,也聲稱是其孫子,為能保證老人的資金安全,工作人員拒絕為其辦理匯款,并提醒老人,回家讓子女了解了具體情況再來匯款。

在第二位老人離開后,銀行工作人員馬上和第一位客戶聯系,提醒其受到了詐騙盡快報警,并及時聯系上級部門及安保部門。在得到青島市分行的指示后,第一時間辦理了該筆業務的沖正業務。老人在女兒的陪同下再次來到網點時,看到失而復得的資金后,對工作人員的盡職盡責表示了感謝。
無獨有偶。7月26日,一位老年客戶到浦發銀行李滄支行,要求開通手機大額轉賬功能。
網點經理根據客戶年齡及客戶的談吐,感覺客戶自主通過手機銀行完成匯款業務的可能性不大。詢問客戶的業務需求,客戶表示自己要辦理5萬元的匯款業務到其他銀行。詢問老人與收款人關系,老人稱收款人是其外孫,匯款用途是給外孫匯的生活費。網點經理特別提示老人要注意風險,不要匯給陌生人匯款,老人卻堅稱收款人是外孫子。
網點經理建議老人,大額匯款盡量在網點機具完成,可以打印紙質憑證留個依據。在等待機具的時候,網點經理又具體了解一下匯款的情況。老人說,前一天晚上在家接到外孫電話,稱自己與同學打架,需要給同學治療賠償讓老人給他匯款,并再三叮囑老人不要跟任何人說。在電話里,外孫一再向老人保證以后一定好好學習,絕對不讓老人擔心,老人還為此覺得孩子懂事了,在家偷偷哭過。
因為老人只有銀行卡,沒有開通電子匯款功能,詐騙分子一早又給客戶打電話指揮其到銀行開通手機銀行,估計后期會多次讓老人給其進行匯款。
為保險起見,網點經理讓老人的理財經理給老人女兒打了電話,并把事情進行了簡單的描述。老人的女兒打車趕到現場,得知浦發銀行李滄支行的盡職盡責行為為老人保住了5萬元資金后,緊握工作人員雙手連聲道謝。
此前的7月23日,兩位老年客戶持現金到中國銀行李滄振華路支行辦理11萬元現金匯款業務,廳堂綜服經理胡榮玉詢問老人與收款人關系,老人稱收款人是其外孫,匯款用途是給外孫匯的生活費,綜服經理特別提示老人注意風險不要匯給陌生人匯款,老人一直說是外孫沒有問題,隨后綜服經理便引導老人到柜臺辦理匯款,柜員順利為老人辦理完匯款。

此時,老人撥打外孫電話,詢問對方收沒收到匯款,外孫稱并未讓其匯款,電話雙方進行爭論立即引起了廳堂人員警覺,詢問老人并電話詢問老人外孫情況后,確認客戶遭遇了詐騙。支行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內控副職袁蓉和柜員孫瑞潔想方設法進行資金追回,廳堂人員協助老人撥打110報警,負責人聯系收款行中行廣東江門育德支行協助凍結收款人賬戶。經過爭分奪秒的處理,終于在極短時間內成功為老人辦理了業務沖正,11萬元順利回到老人賬戶,成功追回被騙資金,避免了客戶遭受大額損失。同時,聯動廣東行對收款賬戶進行了凍結和排查。經排查,此賬戶剛開立幾天,前期未發現異常,今日為第一次大額進賬,此次緊急凍結有效切斷犯罪渠道、防止再次詐騙,廣東行也在積極調取相關資料進行調查,警方到場進行筆錄和跟進調查。
后經了解,老人在家接到自稱其外孫電話,描述的信息與其外孫完全一致便信以為真,詐騙分子冒充老人外孫,以自己與同學打架需要給同學治療賠償為由要求老人匯款,并再三叮囑老人不要跟任何人說,老人便按照詐騙分子指揮進行匯款,直到匯完款后才發現遭遇詐騙。事后,老人女兒及外孫都趕到現場,得知已為老人追回11萬被騙資金后,緊握工作人員雙手連聲道謝。(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賈臻 文/圖)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