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到一個街頭采訪:“27歲離過婚的女人,和35歲沒結過婚的女人,你愿意娶誰?”
一位男士說,他會選擇35歲的未婚女性,理由是:“二手車二手房都買了,難道還要撿個27歲離婚的二手貨?”
另一個男士說:“頭婚男人不該娶二婚女人,因為名聲差,太掉價了!”

但對于35歲沒結過婚的女人,有男士這樣評價:“35歲還沒結過婚,肯定是丑八怪。”
“剩女不是特別丑,就是特別挑,肯定還很窮,要不就是跟很多男人睡過覺”……

午休時,幾個女同事討論起這個話題,無論是結婚的,還是未婚的,幾乎所有人都氣憤不已:
“發表意見的,一看就是那種‘普信男’(“普通且自信的男性”的簡稱,指的是那些普普通通、樣貌非常一般、收入一般,但是對自己的判定虛高、有著迷之自信的男性)。拜托,他們先看看自己的條件好不好!”
“27歲離婚怎么了?那種低質量的婚姻只會消耗自己,有還不如沒有。”
“35歲單身怎么了?國家有規定35歲沒結婚屬違法行為嗎?沒有合適的男人,我情愿不結婚!”
“最討厭這種貼標簽的做法!難道未婚男人碰到的只有這兩類女人嗎?”……
01.
設置這種問題的人,
本身就有問題!
婚姻是關乎人生幸福的大事,每一個成熟的人在擇偶時都會考慮很多因素。
比如說對方有沒有健康成熟的性格,有沒有符合現實生活的條件;
兩人有沒有堅實的感情基礎,有沒有相近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觀念等等。
當然,這些因素中也包括年齡差距和感情經歷。
而這個街頭采訪,顯然是只把女方的年齡和婚否情況拎出來作比較,全然不考慮其他因素。
讓男人在這兩項中作選擇,就是在引導大家做出非黑即白的判定。
你選擇27歲的離婚女人,那就是只要年輕漂亮,不要面子和尊嚴;
你選擇35歲的未婚女人,那就是只要面子,不要真實感受。
不說這種事情會不會在現實中發生,單說這種擇偶觀念的片面性,就不符合常人的邏輯思維。
既然設置這個選擇的人有問題,那么做出選擇的人也一定是有問題的。
如果你是一個未婚男士,擇偶時你會只看重這兩條嗎?
在確定了年齡和婚否的條件下,如果給不同的女孩加上不同的關鍵詞,相信每換一個,都有可能改變男人的選擇。
比如:27歲的離婚女人,頂流影視明星;
35歲的未婚女人,年薪百萬的企業高管;
27歲的離婚女人,家族企業的繼承人;
35歲的未婚女人,知名大學副教授……
如果是這樣的選項,估計受訪的男士都會收起嫌棄的目光和語言,而是百般糾結、難以取舍了吧。
02.
27歲的離婚女人
一定是被婚姻傷了心
我國的婚姻法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于二十周歲。
27歲的女孩,本應該是綻放青春、享受愛情的年紀,但她卻因為與一個男人結束了一段不合適的婚姻,被貼上了“離婚女人”的標簽。
這個標簽,不應該成為男人眼中的污點,反而應該是女人吃過苦、受過累、遭遇過傷害的歷史記錄,成為讓人更加疼愛的理由。
曾有人總結中國女性的四大悲劇:當媽式擇偶、保姆式妻子、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婚姻。
深以為然。
最近,一位在南京的45歲媽媽被確診新冠。
她住在祿口街道的一個自然村里,在南京祿口機場從事保潔工作。
官方將她的行程曝光后,引來網友的熱議:
在這短短的十天當中,這名媽媽每天都要接送孩子,一接一送,其實就是四個來回。
且不說這名媽媽工作的機場離孩子上課的武道館和培訓班近不近,單單就時間上的折騰而言,也是可以預見她的辛苦。
去年年底,一對同樣是確診的石家莊夫妻。
與丈夫8天去了6次網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1天里,妻子一共帶孩子看了2次病,買了7次包子。
另外就是修手機、逛超市買家用等日常瑣碎。
現實里,這樣的夫妻還有很多很多。
那些女人不是沒認識到自己的悲劇,她們只是不想因為自己的悲劇而影響了孩子。
正因為她們的隱忍,才讓更多的男人誤以為離婚的女人都有錯。
我曾經采訪過很多離婚的女人,她們離婚的原因差不多都是前夫暴力、不負責任、背叛感情等等。
很奇怪,社會上竟有那么多人不去譴責男人的錯誤,卻去苛責女人的覺醒。
比起那些在婚姻里隱忍的女人,我覺得不甘委屈、勇于拋棄不幸福的婚姻的女人,才更懂得尊重自己,也更明白婚姻的本質。
03.
35歲未婚的女人,
大多是想要高質量的婚姻
去年,一項調查表明,廣東省有單身女性324萬,她們大多經濟獨立,受教育程度高,社會地位也高。
這類女人,一般都希望找個比自己優秀或是與自己條件相當的男生作為結婚對象。
而事實上,同齡的男生依然在奮斗奔波之中。
因此,女生們不是不想嫁,而是實在沒有符合內心標準的對象,因而也就慢慢地變成了剩女。
單單一個廣東省就是這種情況,那么放眼全國,“剩女”的隊伍也許就會達到幾千萬。
剩女們的條件,完全不像視頻中受訪男性說的那樣,但只有一點他說對了,那就是很多剩女們都是“特別挑”。
挑,有錯嗎?沒有。挑與自己相匹配的人,有錯嗎?更沒有。
我曾經采訪過一位大齡剩女,她的條件的確是十分優越:海歸博士,大學副教授,年薪數十萬。
這種女人不該挑嗎?如果你有這樣的條件,你會隨隨便便找一個男人就嫁嗎?
她說,自己期待的婚姻就是兩人有契合的三觀,有各自的事業,能吃到一塊,也能聊到一塊。
近幾年,她已經把擇偶條件降低了好多,但給她介紹的男士都不太合適。
她說現在心態已經調整得非常好了,畢竟婚姻不是人生的目的,幸福才是。
愛情到來時,那就兩個人好好享受;愛情沒來時,那就一個人好好生活。
04.
27歲離過婚和35歲未婚,
都是獨立而有勇氣的女人
這個話題,不禁讓我想到一個問題:男人在選擇結婚對象時,為什么會特別在乎女人婚否?
我認為,相對來說,女人要比男人更重感情,而男人要比女人自私得多。
正因為女人的重情,她們才會對與自己有過夫妻緣分的男人念念不忘,對自己的孩子無私付出。
而大多數男人,都希望自己是愛人心里的唯一,所以他們才會更在乎女人是否結過婚。
27歲離過婚女人和35歲未婚的女人,這看似兩個個例,但其實代表了兩類女性:
一類是勇于反抗,擺脫不幸福的婚姻,另一類是不畏世俗壓力,寧缺勿濫。
婚姻不幸福的女人有很多,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敢于離婚,因為離婚不僅僅意味著夫妻緣盡,更意味著要獨自承擔生活的一切。
被家長和親友催婚的女人有很多,但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敢做“剩女”,因為那不但要有養活自己的經濟能力,更要有頂住壓力和偏見的勇氣。
奉勸單身的男士們,選擇結婚對象時要綜合考慮,不要只在某一個問題上抬杠和較真,也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女人。
無論是年輕的離婚女人,還是未婚的大齡女人,她們都有值得愛的地方,也都權力追求自己的幸福。
好的人生,是不負此生。(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李慧)
對于這個問題,你有什么看法?如果你是未婚男士,你會怎么選擇?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有心事,找慧姐,慧姐會解小心結。(互動郵箱:zaobaoqingsu@126.com)更多內容請關注“觀海·傾訴”頻道。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