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醫院的急診室,我們可以看到人生百態,明白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又是如此的堅強。這堅強的背后有一群人在默默扛起責任,為了素昧平生的你和我拼盡全力,只因為那無言的生命之托……9月9日,記者用鏡頭記錄下了海慈醫療集團急診門診主管護師李永征的一天。
對進入門診人員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攙扶一位頭部受傷者就診。
上緊弦為生命搶時間
急診護士有多忙?單用語言無法描述,只有真正來到急診室,實地跟訪才能有最直觀的感受。上午8時,李永征開始交接班,記者由此跟拍了他忙碌的一天。
在接診的同時及時了解傷者病情。
當天,李永征承擔著預檢分診和流調的任務。當救護車送來急重癥患者時,人高馬大的李永征總是沖在第一個,詢問患者的癥狀,立即轉到相應科室就診,并與院前急救的醫護人員進行交接。9時45分,短短兩分鐘,接連兩輛救護車呼嘯著開到了急診門前。面對患者痛苦的表情,李永征的腳步飛快,有條不紊地把患者送到相應科室,并按照規定完成流調。有時候,急診留觀患者有新情況召喚護士,他趕緊去查看,忙起來的時候常常跑步前進。到了午飯點,李永征的工作還在繼續。從下午1時開始,救護車接連送來了三個外傷患者,有的患者傷口很深,還血流不止。李永征十分淡定,他只想著:快一點,再快一點,趕緊搶救病號。
今年比往年都要忙碌
34歲的李永征已經在急診工作了八個年頭,今年和往年相比,急診工作更忙碌了,每個急診人只要在工作,都要加足馬力。“這些年我練就了‘手疾眼快’的本領,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其實就是長眼神。”李永征告訴記者,在急診工作有個重要的任務:隨時處置突發情況。“有時患者的一個動作、吆喝一聲,我們都會立馬上前處置,看看怎么不舒服了,晚班尤其忙,晚飯拖到晚上11點以后吃是常有的事。”這些年的鍛煉,讓李永征做任何事情都十分講究效率,操作既要準確又要快還要好。李永征還是青島援鄂醫療隊的一員,奮戰在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E1樓9層病區,與新冠肺炎病毒鏖戰了50多個日日夜夜。這次援鄂經歷,讓李永征深刻領悟到了什么是醫者仁心,在急診工作干勁和信心都更足了。
引導一位手外傷病人去清創室治療。
一直忙碌到下午4時,李永征的白班才告一段落。完成交接班,他心里的那根弦才徹底放松了下來。脫去白衣換上便裝,他才慢慢從搶救患者的緊張狀態中抽離。接急診的疲憊暫且放下,情緒飽滿地進入爸爸的角色:李永征走出醫院,繼續快步走,趕緊去接在托管班寫作業的大兒子,剛滿一歲的小兒子還在等著爸爸回家……(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于波 攝影 徐常青)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