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nèi)疫情多點散發(fā), 疊加暑期出行高峰,疫情擴散風險加大。市疾控中心提醒廣大市民,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也要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回家后如何做好消毒?不同消毒劑的正確使用方法是什么?……市疾控專家為大家“圈”出重點。
“首先要明白消毒的概念,就是我們利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殺死環(huán)境中致病微生物,也是對人體能產(chǎn)生一些危害的微生物。”市疾控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防制科副主任馬小芳說,比如對碗筷等物品煮沸,對空氣開窗通風等都是常用物理消毒方法。化學消毒方法則是使用消毒劑,含氯消毒劑(84消毒液)需要稀釋為含有效氯 500毫克/升后使用,75%乙醇消毒液(酒精)可直接使用。含氯消毒片需按說明書進行配制,一般1片(500mg)兌1升水,配成含有效氯 500毫克/升的濃度。
要加強室內(nèi)開窗通風,對空氣進行清潔消毒,密閉空間可以采用機械通風,在家中桌椅沒有明顯污染的情況下,用清水擦拭即可。當家里有人感冒、腹瀉或剛從醫(yī)院等場所回來怎么辦?馬小芳建議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馬桶、洗手盆等物品的表面。可以增加通風的頻次和時長,比如此前上午通風時間為1小時,出現(xiàn)上述情況后則增加到2小時。外衣不建議用酒精消毒,因為目前氣溫較高,廚房里也可能有火花出現(xiàn),容易帶來安全隱患,對于暫時不方便清洗的衣物,建議放在陽臺上暴曬即可。
據(jù)悉,毛巾可用56攝氏度的沸水加熱消毒30分鐘。水杯、餐具等用具洗凈后,可通過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或參照說明書使用消毒碗柜進行消毒。衛(wèi)生潔具消毒后可用有效氯含量為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作用30分鐘后清洗晾干。
需要特別注意家庭常用的抹布。馬小芳說:“我們對家用的抹布、清洗球等做過實驗,表面看起來比較干凈的抹布實際含有多種細菌。”馬小芳說,抹布使用后僅用清水沖洗或用普通洗滌劑清洗并不能達到殺菌效果。正確的做法是經(jīng)常更換。在使用期間,及時做好消毒處理,比如浸泡在煮沸的開水中或另用含氯消毒劑浸泡半小時以上。
外出回家,衣物、手機、耳機、帶回的物品上均可能攜帶有害微生物,回家后要做好五件事:使用過的口罩不要隨意丟棄,要放入垃圾袋中,并往垃圾袋內(nèi)噴灑適量醫(yī)用酒精,密封處理;對手機、鑰匙進行消毒,可用醫(yī)用酒精噴灑,然后用紙巾擦拭;將帶回家的物品用酒精進行噴灑消毒或清洗;將脫下的衣物放在窗口處,并打開窗戶通風;用肥皂或洗手液及時洗手,將手腕、手背、手心、手指縫等處搓洗15秒以上,注意一定要用流動的水沖洗,并用紙巾將手擦干。
消毒劑有一定毒副作用,并不是濃度越高越好。濃度過高會刺激人的口腔、呼吸道、肺部,時間久了可導致器官和組織變得脆弱,反而容易感染。此外,消毒劑不能混用,尤其是潔廁靈和84消毒液不能混用,以免因氯氣中毒導致咳嗽、胸悶,甚至呼吸困難。
一般情況下,快遞包裹在運輸中被新冠病毒污染的可能性小。合理、安全地收取快遞,可以極大地降低被感染的風險,在取快遞時應佩戴好口罩、手套等防護工具,并做到取件期間不用手觸碰眼口鼻。快遞應在門口或陽臺等通風處及時拆封,拆封前可用含氯消毒劑或75%酒精對外包裝進行預防性消毒,將消毒后的包裝按照生活垃圾處理要求盡快處理。全部完成后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按照“七步洗手法”洗凈雙手。(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郭菁荔 實習生 張悅)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