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主城區時代、后機場時代、“雙鐵”暢達三重機遇,描繪“一城三區一帶”
告別機場時代,流亭打開新的想象空間
流亭國際機場的“謝幕”已進入了以分秒計的時刻。
相較于北京、成都“一城兩場”的運行模式,流亭國際機場至膠東國際機場將實現“整體遷建、一夜轉場”。
據統計,即便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嚴重的2020年,青島機場依然完成貨郵吞吐量20.67萬噸,國內排名穩固在第14位,同期旅客吞吐量排名居國內第19位。而在2019年,青島機場旅客吞吐量為2555.6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5.6萬噸。
顯而易見的是,流亭機場為所在地帶來的客源、物流等航空產業鏈資源,將隨著轉場而流失。而流亭機場所在的城陽區正在采取措施,以減弱這方面影響。
機場的轉場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縱觀國內外城市機場外遷與再開發的成功案例,無一不是從城市發展戰略角度去考慮,利用機場外遷與再開發,進而承擔起調整城市空間結構的部分責任。毫無疑問的是,當一座新的機場騰飛之時,原先機場區域長期束縛的空域得到釋放,將打開面向未來的全新想象空間,產業、商業有了更多騰挪空間,轉型升級有了更多機遇,城市更新、品質提升等也將迎來新的契機。
但這種想象需登高望遠,也需時間優化落地。
例如,2004年白云機場整體搬遷至新白云機場,廣州市在老白云機場搬遷后發布了《白云新城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在原址打造了一個全新的CBD——白云新城。原機場舊址經過一次性轉場搬遷后,城市北部發展的屏障得以消除。而白云新城自舊機場搬遷后14年間,共開展了四輪規劃編制,經過多年建設,城市骨架基本形成,并建成多個省市重點項目,包括白云國際會議中心、五號停機坪、廣州體育館、廣東畫院、廣州城市規劃展覽中心等。昆明巫家壩國際機場2012年退出歷史舞臺后,經過多輪優化,2017年,數易其稿的《昆明巫家壩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優化》方案公布,這里的定位終于明確:巫家壩片區是昆明市城市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未來將打造成區域性輻射中心的重要空間實施平臺,輻射南亞東南亞的總部基地、綠色創新的傳媒中心、多元生態的區域中心。按照昆明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的發展規劃,巫家壩正在成為昆明城市發展的新中心。
展望“未來之城”
《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將城陽列入主城區。特別是在各區市發展指引中,對城陽的定位是:立足科技創新和先進制造業基礎,融入東岸主城一體發展,促進建成區與青島高新區北部園區、流亭機場片區產城融合,壯大軌道交通裝備等優勢產業,建設內聯外通的中央活力區。
流亭國際機場轉場至膠東國際機場后,可釋放出33平方公里寶貴空間,轉場之后的流亭機場將不再保留飛行功能,空域的放開將使城陽的城市形態高起來、發展空間大起來、產業發展強起來。據了解,城陽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認真謀劃開展好流亭機場片區的開發建設工作,將其作為邁入主城區的一項重要抓手和舉措,在這片區域內打造“未來城市試驗場”,建設一個集產業、商務、消費、金融、交通、教育、醫療、文化、運動、景觀為一體的高端現代、活力時尚的“未來之城”。
今年4月,城陽區流亭機場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項目公開招標,明確流亭機場片區是未來承擔青島市都市區空間結構調整的戰略性節點地區,規劃面積38.75平方公里;5月,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標,合同履行期限至2022年12月31日。
可以預見的是,伴隨主城區時代而來的是后機場時代、“雙鐵”暢達時代,流亭機場的轉場并沒有減弱城陽的交通中心地位。去年12月,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雙線通車,高鐵樞紐站紅島站和城陽火車站已經建成,青島地鐵15號線等4條地鐵線今年開工,預計到2035年,城陽規劃建設11條地鐵線,將成為青島地鐵覆蓋密度最大的區,在青島大交通體系中的樞紐輻射作用將更加凸顯。
從國內外知名海灣城市的發展規律看,灣底都是重點發展區域。位于膠州灣灣底的城陽作為大青島的地理中心、交通樞紐,必將在青島未來發展中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無疑,“未來之城”這個新空間將會是一個動力充沛的引擎。
空間上的閃轉騰挪
在很長一段時間,流亭就是青島機場的代名詞。應對機場轉場的挑戰和機遇,流亭將有哪些作為,以進一步提升產業能級、從而增強城市競爭力的空間?
2021年1月9日,城陽圍繞五項重點工作爭一流開展集中“三述”,9個街道和部門發言。記者了解到,流亭街道將優化空間布局,打造“一城三區一帶”發展新格局。
“一城”為“未來之城”,強化與環海經濟開發區協調聯動,打造相互賦能、效應疊加的發展共同體。“三區”為白沙灣片區,依托青特北大醫療產業園、樹蘭醫院、中國足球學院青島分院等項目建設,打造生物醫藥健康聚集區;亞洲杯足球小鎮片區借勢亞洲杯主場館建設,打造亞洲杯產業配套區;汽車北站活力單元加快商務金融項目引進,打造區域性公共服務中心。“一帶”為白沙河沿線實施沿河兩側基礎設施提升和生態環境改造,推動兩側區域企業轉型升級和產業發展空間拓展,打造城市產業發展活力帶。
3月6日,為全年工作開好局、起好步,流亭街道召開部門2021年工作思路匯報會,要搶抓主城區時代重大機遇,在加快打造環灣都市主城區最具活力增長極中展現流亭新擔當;要搶抓后機場時代新機遇,在加快推進未來之城規劃建設中展現流亭新作為;要聚力重點攻堅,突出抓好當前各項重點任務。
做好項目“引”“育”“拓”
有專家指出,機場搬遷要注意其可能導致的“產業空心化”問題。種種跡象顯示,流亭這方區域已開始發力——
記者從城陽區五項重點工作爭一流“三述”會上了解到,流亭街道今年將做好“引”“育”“拓”三篇文章。聚焦“五大主導產業集群”引進培育,加快總投資415億元的12個項目簽約落戶。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提升行動、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和企業上市培育計劃,力爭全年培育高新技術企業20家以上。用平臺思維做發展乘法,加快推進總建筑面積60萬平方米的高層工業樓宇建設,持續拓展產業空間。
8月7日,流亭街道召開2021上半年“項目落地年”推進情況調度會。把“雙招雙引”作為主戰場,圍繞“主城區”時代、“后機場”時代,加強與環海功能區的協同配合,精心謀劃引進一批新項目。要瞄“大”,加快招引一批補鏈、強鏈、延鏈型的大項目;要看“高”,大力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經濟效益高的高端產業項目;要抓“新”,圍繞五大產業集群,聚焦生物健康醫藥產業發展,引進集聚一批優質產業項目,促進白沙灣醫藥生物健康產業聚集區建設全面起勢。

青特醫療產業園計劃今年9月份竣備交付使用,促進白沙灣醫藥生物健康產業起勢。
“計劃今年9月份竣備交付使用。”在位于流亭白沙灣片區的青特醫療產業園建設現場,青島青特醫療健康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徐艦說,占地44畝的產業園一期將圍繞醫療機構、康復養生、學術交流、科研轉化、基金投資等板塊,秉承“醫產學研資”合作理念,在園區內部形成“醫療產業鏈生態群落”。
據悉,青特集團與新希望集團旗下的醫療投資機構聯合發行醫療產業基金,通過基金投資加招商模式,為產業園引入了醫療產業細分領域的優秀企業,涉及醫療器械、噬菌體、分子診斷、微生態控制技術、寵物醫療、健康生活和檢驗檢測等領域。同時,園區與青島大學、康復大學、青島市生物醫藥產業商會簽署一系列協議及合作備忘錄,擬在醫療轉化方向進一步合作,助力青島大健康產業發展。目前產業園二期——占地118畝的樹蘭醫院也在加緊推進當中。
而在青特醫療產業園的不遠處就是中關村(青島)生命健康產業園項目,這里擬引進產業涉及中醫藥、新藥、仿制藥、醫療信息化、醫療設備、醫用新材料等多個領域。
此外,城陽區正加快搶占國際青少年足球發展高地,校園足球“城陽模式”創響全國。位于靖城路的2023亞洲杯青春足球場近日已實現主體封頂,2023年亞洲杯哨聲將在此吹響。
位于流亭街道的白沙灣足球基地也是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該基地也計劃作為青島2023年亞洲杯足球賽事的訓練場地,主要承擔參賽球隊的訓練任務。在7月17日舉辦的城陽區“十四五”重大建設項目資源陽光發布會上,發布了青島白沙灣足球基地配套綜合體項目。據了解,城陽區積極引進中國足球學院青島分院落戶,規劃建設了總建筑面積6萬平方米的白沙灣足球基地配套綜合體項目,既能滿足中國足球學院青島分院辦學需求,也可以滿足大型賽事和精英隊食宿、集訓、培訓需求。除此之外,機場的搬遷,也將帶來城市更新、基礎設施配套升級等利好。

總建筑面積6萬平方米的白沙灣足球基地配套綜合體項目,既能滿足中國足球學院青島分院辦學需求,也可以承接大型賽事。
圍繞“四新經濟”,流亭還將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引擎。6月17日,聯想盛陽智能物聯創新應用產業基地項目一期在流亭街道開工。項目總投資約60億元,主要打造大數據產業基地,建設智慧城市運營服務產業基地和新型智慧城市產研基地。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青島市數字新基建的組成部分,服務于青島市智慧城市建設。除此之外,獨角獸企業、社區零售數字化第一股每日優鮮也將為這方區域注入新的可能。(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周偉)
青島日報2021年8月11日4版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