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報家鄉,扎根基層,以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王永寧,是山東科技大學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信息與計算科學2018屆優秀畢業生,大學期間曾擔任學院學生會主席一職。畢業那年,他下定決心要為家鄉的建設做些事情,義無反顧地報考了選調生考試,目前在棗莊市的基層一線工作。

入職不到三年,他從一名村黨支部書記助理開始,成長為一名先后在村、鄉鎮、區、市級等各級部門工作鍛煉過的“年輕老同志”。在家鄉的熱土上,他用理想與熱忱為鄉村振興的早日實現貢獻著青春力量。

立足本職,砥礪進取,將奮斗融入人生底色

2018年7月入職以來,無論是在田間地頭與鄉里鄉親愉快的交談,還是到站在大禮堂莊嚴肅穆的做報告;無論是白天火急火燎的外出調研督導工作,還是到夜里安靜地敲著鍵盤和電腦“對話”……奮斗者,他一直在路上。

作為一名基層選調生,他的工作十分繁重。在村里,他協助村書記做好扶貧入戶幫扶、材料檔案管理、三秋三夏防火、黨員組織關系轉接和日常會議記錄等工作;在鎮上,他協助領導做好日常黨建、組織人事、會務籌備等工作,配合做好美麗鄉村建設、路域環境整治、大氣污染防治、扶貧等村級重點工作,幫助各村提高村級黨建水平和質量,做好日常服務等工作;在區里,他做好服務,保障政策的順利實施,幫助落實農村帶頭人隊伍優化調整、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提升、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集中整頓等政策;在市里,他加強業務知識學習,草擬通知、撰寫說明和匯報材料、梳理工作總結材料、形成年度材料匯編等,不斷適應新環境,已經日漸成為工作上的“多面手”、“小行家”。
提及這兩年多的工作帶給他的感悟,他說:“這兩年的工作經歷,極大的拓寬了我的眼界,豐富了人生閱歷,提高了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強化了為基層服務的意識。”
同心戰疫,無悔青春,用堅守兌現莊嚴承諾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抗疫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作為基層黨務工作者,除了做好日常性的防疫工作外,他還肩負著組織給予的特殊任務——發現身邊的榜樣,宣傳身邊的“抗疫先鋒”。
從兢兢業業做好消毒工作的村干部,到挨家挨戶做好排查的村書記,再到不分晝夜在卡點值班的第一書記……以組織之名,為黨員發聲,他用自己真情的視角和筆觸將疫情期間涌現出來的奮戰在一線的“最美黨員”事跡宣傳出來。
每每談起抗疫期間的“最美逆行者”,他深情地說:“每一位英雄的背影構成了我們堅強的民族脊梁,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這場戰爭在如此短的時間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激發的是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的昂揚斗志,也讓世界為之震撼。”

激揚文字,腳踏實地,以感悟勉勵你我同行

今天,2021年考研已落下帷幕,2021年選調生招考也緊鑼密鼓的進行。借此契機,他有感而發總結了幾句話,送給兩年來的自己與即將畢業步入社會的同學們,愿在以后的成長道路上共勉。
繼續積極上進。“善始者眾,善終者寡”,農村基層工作復雜且困難,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新時代、新形勢下,面對新環境,要積極面對,主動學習,做到善始善終,善做善成。“身在兵位,心在將謀”,農村基層是一片廣闊可施展才華的空間,要腳踏實地,更要志存高遠,提高政治站位,多學習一些中央制定的戰略發展方案,善于鉆研、善于思考,結合本村情況因地制宜地積極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議,經常補補“精神之鈣”,不斷鑄牢“信仰之基”。
堅持為民服務。要經常體察村情民情。“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選調生要當好鄉村振興的“服務生”,時刻關心村民,不能帶著一顆“官心”做事;“知屋漏者在宇下,知失政者在朝野”,與村民們在一起,傾聽他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更有利于明確以后工作的方向,讓決策更有發言權。要提高為民服務的能力。努力發揮自己的特長愛好,利用自身特點和優勢提升鄉村發展活力,為鄉村全面發展注入新動能,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行業;加強三農業務知識和政策的全面了解,讓自己成為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專業化人才。
維護良好形象。要不忘初心。回望祖國一步步崛起的艱辛歷程,想想當時選擇這份工作的初衷。我們要以優秀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貢獻”,在黨員和群眾中樹立良好的形象,獲得良好的口碑。要牢記使命。“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我們是在新時代中茁壯成長起來的一代,選調生也承擔著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黨和國家賦予的重要使命。要努力扎根基層沃土,堅信在平凡的崗位上也能做出偉大的事業,自覺維護好當代青年人的良好形象。

潮平岸闊,風正帆揚,以先鋒之姿迎偉大征程

瞻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其趨勢不可逆轉,其潮流不可阻擋,其力量不可戰勝。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明了今后發展的方向,也為無數青年搭建了逐夢舞臺。
“征程萬里風正勁,宜趁東風馬蹄急”,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生活在這么一個美好的時代,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讓自己發光發熱呢?
實習編輯:李正玉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