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11日訊 近期,嶗山區吹響環衛工人戰疫集結號,由嶗山區城市管理局組織1700多名環衛工人堅守“環衛戰線”,奮戰在保潔、收集、轉運、處理垃圾的第一線,齊心協力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守護全區安全運行的一道重要防線。

每天凌晨3:00開始直到16:00,嶗山區環衛公司、博雅公司、新藝林等八家環衛作業單位的環衛工人們準時集結完畢。測體溫、戴口罩、戴手套,穿上防護服,置辦好所需工具……工人們嫻熟利落、一氣呵成,隨即奔向各自的作業地點,馬路上窸窸窣窣的聲音次第響起。

凌晨3時,負責轉運垃圾的工人陸續出發,他們將驅車奔赴226個小區,垃圾“日產日清”是他們的日常作業模式。“ 王哥莊等社區較遠,最遠的單程有 20 多公里,來回要3個小時。”嶗山區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員劉棟介紹,“近期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作業模式再升級——專人專車運載,應載盡載,有些社區甚至需要加趟運送,近段時間以來,全區日產垃圾700余噸。”

困難面前,環衛工人絲毫沒有怨言,默默挑起重擔,守護好大后方。自7月20日南京出現本土新冠確診病例以來,半個月內,疫情已波及中國約一半的省份。嶗山區城市管理局第一時間組織召開會議,制定工作方案,根據垃圾清運車輛、各街道垃圾量合理調整清運班次和頻次,在保證垃圾日產日清,無垃圾存留的前提下,減少一線員工降低因清運環節產生的接觸風險。開展作業時,指導清運人員嚴格按照要求,佩戴口罩、防護手套上崗,完成清運作業時,由消殺人員對人員和車輛進行消殺,確保人、車安全。

同時,嶗山區城市管理局進一步建立健全生活垃圾“日清運+日處理+日消殺”模式,筑牢阻止病毒通過環境傳播的銅墻鐵壁。在城區主干道設立 200多個廢棄口罩收集專用桶,回收行人丟棄口罩并進行無害化焚燒處理;強化消殺全覆蓋,每天對70多輛垃圾清運車、城區6座垃圾轉運站、11處公共垃圾桶點、61座公廁、1個停車場以及1個機修廠等環衛設施設備進行2次消殺。此外,區城市管理局環衛科還利用小型道路沖洗車,對城區人行道、部分人員出入密集區進行先沖洗后消毒,有效阻斷病毒傳播途徑。(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張晉)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