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13日訊 5年,10萬公里,零事故——憑借著這一傲人的業績,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軌道巴士有限公司駕駛員江文龍成為山東省首位安全行駛里程突破10萬公里的有軌電車駕駛員。8月13日,江文龍向觀海新聞記者講述了10萬公里背后的故事。

2014年10月7日,江文龍在公司的統一安排下,與17位同事一起來到蘇州市有軌電車駕培機構進行培訓。在蘇州的培訓多是以多媒體課堂形式進行授課,所有材料只能依靠課堂筆記及手機拍照來積累,一堂課下來所學到的東西基本上很少,而且材料也不夠全面,為了搞懂一個問題,他有時候會反復琢磨到很晚。到了周末,他就會一圈一圈地乘坐有軌電車,站在駕駛室后面反復觀摩蘇州有軌電車駕駛員是如何駕駛車輛的,集中精力感受車輛的牽引力和制動力,到了后期他甚至可以只通過坐車就能感知車輛的運行狀態,讓蘇州的培訓老師們也大感意外。不斷的整理、感悟、研究、實踐,讓他比其他學員更加優秀。經過3個月的學習,他以車管部門理論、實操考試第一名的成績取得了有軌電車駕駛資格。
操作現代有軌電車最難的是對標停車及雨雪天氣的上下坡駕駛。江文龍說,由于有軌電車車身長,動力足,阻力小,制動距離長且無法變向,僅是主要制動方式就有三類,在什么情況采取什么方式的制動組合對駕駛員來說是一個較大的難點,尤其在進站對標停車時誤差一般只有一公分左右,往往因為一點誤差就會導致制動距離遠,而且都是在夜間線路停運后才開始練習操作。夜間練習,由于受光源、視線、環境等因素影響,這就需要大量反復的練習和實踐,最后培養出自己的觀察能力與預判操作能力。此外,在上下坡路段,雨、雪、霧、露天氣會造成車輛的輪軌與軌面打滑,導致車輛牽引受阻,造成一些不良后果,針對打滑現象,他總結出下坡時提前小制動,上坡時提前小牽引的方法來防止車輛的打滑嚴重現象,確保安全通行。
“今天的榮譽有妻子的一半。”江文龍眼眶有些濕潤地說,“我的妻子也是公交集團的一名駕駛員。平時工作更是辛苦,在培訓期間,妻子包攬了全部家務。有一次,不到一歲孩子,因為肺炎住了院,妻子怕我分心影響培訓學習,沒有告訴我,她自己默默地在醫院照顧孩子,用柔弱的肩膀扛下了所有?!?/p>
“只要一踏進駕駛室,坐上駕駛椅,我都會首先告誡自己集中精力、安全第一”。每天出車前,江文龍會首先對列車進行檢查,觀察車況,不放過駕駛室里面的每一個開關與部件;行車中,江文龍認真觀察軌區的狀況,進站時把每一秒都計算的很準確,一次性準確無誤地停在對標區域,方便乘客上下車;收車后,他會再次復檢一遍車況與駕駛室,把一輛符合安全運營標準的列車交接到下一位駕駛員手里。
江文龍表示,安全運營10萬公里,只是一個新的起點。他將以此為契機,向下一個10萬公里發力。
據了解,自2016年3月份開通至今,有軌電車示范線安全行駛165萬公里,運送乘客480萬人次,單日最大客運量5000余人次,極大地方便了沿線市民的出行需求。(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張姝)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