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16日訊 經過近幾年發展,青島氣象預報的精準化和智能化提升明顯。近日,青島市氣象部門舉行《青島市氣象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專家論證會,青島市將加強建設智能精準的氣象預報體系。
近年來,青島市氣象部門建立了從短臨、短期、中期、延伸期、月、季到年的無縫隙預報預測業務,暴雨、強對流、海霧、寒潮、高溫等災害性天氣的監測預警能力不斷增強。
目前,青島市氣象部門已建成市、區(市)一體化預報業務平臺,提高了氣象業務集約化水平;研發基于深度學習的短時臨近預報系統,建立基于靜止衛星的海霧實時反演系統,初步形成基于本地算法的海霧預報產品;開展了降水、能見度、氣溫等客觀預報技術攻關,人工智能預報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建立了分辨率達5千米/1小時的精準化海陸協同智能網格預報業務。據了解,“十三五”末,青島市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最高和最低氣溫預報準確率分別達到了92.1%、86.8%、90.2%。
“十四五”期間,青島市氣象部門將強化技術研發,提升智能化網格預報能力。發展多源資料融合技術,強化多模式集成、氣象+AI等預報方法研發,提高降水、溫度、大風、能見度等氣象要素智能網格預報訂正能力,構建城市、海洋一體化智能網絡預報系統,升級氣象綜合分析與預報服務平臺。利用各類觀測資料,形成快速滾動更新、高空間分辨率的實況業務產品。采用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優化檢驗方法,建立定量化預報檢驗評估系統。
青島市氣象部門將突出科研攻關,提高災害性天氣預報水平。加強強對流天氣識別和預警技術研究,建立冰雹、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的客觀預報預警系統,提高預警信息發布提前量和精準度。強化海霧機理、預報預警技術研究,建立融合海霧監測的智能網格預報和實時檢驗于一體的海霧預報預警系統。發展基于影響的預報預測系統和基于風險的行業氣象預警業務。依托青島海洋氣象研究院,開展海洋變性的溫帶氣旋、北上臺風、海上強對流天氣系統發生發展機理研究和成果轉化。(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通訊員 林澤磊 時曉曚)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