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17日訊 青島人最喜歡看啥比賽?最受歡迎的大眾健身項目是什么?現在,這些問題有了標準答案。近日,由青島市體育局發起的青島市居民體育消費調查報告新鮮出爐,報告顯示籃球、羽毛球是青島人的“最愛”。
據測算,2020年全市居民體育消費總規模達到290.60億元,創歷史新高;人均體育消費2885.35元,占人均消費支出的9.5%,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1%。
羽毛球是青島市民最常參與的運動項目。據統計,青島市民經常性參與的運動,排在前列的分別為羽毛球(33.6%),長跑、健步走(26.2%),籃球(25.1%),戶外、登山、徒步(22.8%),居民參與率在10%以上的運動項目還有健身瑜伽、游泳、乒乓球、足球、電子競技、輪滑和自行車。
籃球賽事最受青島市民青睞。常態化疫情防控以來,首個全國性大型體育比賽——2019-2020賽季CBA聯賽復賽在青島順利開賽,季后賽、總決賽幾乎都在青島舉辦。2020年青島市民觀看最多的體育賽事為NBA(30.6%)和CBA(26.4%),其次是電子競技類比賽,觀看過的居民有12.5%;國際足球比賽和排球比賽的觀看率也較高,分別為12.4%和9.9%。
體育用品消費是主要消費形式。包括運動服裝、健身器材和智能體育裝備等的體育用品消費,是青島市居民最主要的體育消費形式,人均體育用品消費支出1547.19元,占人均體育消費支出的53.6%。青島市居民在“買買買”時,產品質量是首要考量因素,居民提及率為79.7%;其次是產品的實用性和價格,提及率分別為50.1%和34.5%。
健身休閑消費市場火爆。隨著全民健身意識的逐漸覺醒、健身習慣的逐步養成,青島市居民更愿意把錢花在運動健身方面。2020年,青島市居民人均健身休閑消費支出650.17元,占人均體育消費支出的22.5%。其中,健身活動消費支出最高,人均消費415.51元,占人均體育消費支出的14.4%。
體育教育培訓蓬勃發展。2020年,青島市居民人均體育教育培訓消費支出261.69元,占人均體育消費支出的9.1%。從性別結構看,女性居民體育教育培訓消費意愿更強,消費水平高于男性。
從項目類別看,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現代體育活動形式多樣、種類豐富,較好地滿足了居民多樣化體育消費的需求。羽毛球、籃球項目群眾基礎深厚,項目提及率分別為11.6%、11.2%;游泳、潛水作為濱海特色項目,早已融入島城居民基因,項目提及率為6.5%;瑜伽作為新興運動方式,受眾持續擴大,尤其受到女性居民歡迎,項目提及率為6.0%。
從青島各區市體育消費數據來看,西海岸新區人均體育消費獨占鰲頭。隨著區域經濟逐步向好、居民收入穩定提升與生活質量持續改善,居民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逐步喚醒,西海岸新區居民人均體育消費達到3186.14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300.79元,位列全市第一。
城陽區、市北區、市南區、李滄區人均體育消費水平較高,位列第二梯隊。2020年,城陽區、市北區、市南區、李滄區四區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市前列,具備較好的體育消費能力,居民人均體育消費處于2900元-3050元之間。
即墨區、萊西市、平度市、嶗山區、膠州市人均體育消費水平位列第三梯隊,均低于2800元。
青島市居民體育消費年齡呈中間高、兩頭低的“橄欖型”結構特征,20歲-29歲和30歲-40歲的中青年體育消費水平最高,分別為3314.77元和3268.80元。3-19歲的青少年和60歲以上的人群消費水平較低,均不足2000元。
時間精力、經濟實力和興趣愛好是影響居民進行體育消費的主要因素。數據表明,青島體育消費增長勢頭強勁,有58.6%的居民未來一年體育消費意愿在1000元以上,其中21.8%的居民未來一年消費意愿在3000元以上。(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張羽)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