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 評論員 王學義
大城市治理,交通是市民最關注的焦點問題。交通亂象不僅讓原本就已承壓的道路更加擁堵,還會埋下諸多安全隱患,嚴重降低城市效率。青島交警李滄大隊通過深入開展交通秩序大整治等一系列措施,讓法治進一步深入人心,為提升城市文明貢獻了力量。
以交通整治,打造規則之治。城市交通是一個基于規則運轉的體系,只有各類主體都敬畏并遵守規則,才會有整個體系的健康運轉。而交通整治正是通過對日常場景的干預,來強化市民的法治意識、規則意識。外賣行業的摩托車、電動車,是當前交通違法“重災區”,李滄交警對此進行了集中整治。既有果斷處罰,也有批評教育,還多次到外賣企業“送教上門”,并對企業負責人進行約談,督促整改,打出了一套“組合拳”,收到了不錯的效果。這充分說明,只有下猛藥,才能除沉疴,給廣大市民更多安全感。

疏堵結合,注重源頭治理。車輛亂停亂放,是造成交通擁堵的重要原因。但交通整治不能只 “堵”不“疏”,李滄交警首創施劃快遞外賣專用停車泊位,從源頭上解決了外賣小哥“停車難”的問題。同時,針對老舊小區集中、停車位少等現狀,在周邊有條件的道路施劃限時停車泊位,為居民解除了煩惱。這些所體現的都是源頭治理的理念,是在細節上下功夫,通過對資源的合理利用,有效提升交通治理水平。
可以說,李滄交警所進行的交通秩序大整治,統籌兼顧了“規矩”和“便利”,讓規則變得更有生命力。這不是一場“運動式”整治,而是將交通文明深植市民內心,從而促進市民出行理念和行為方式的科學轉變,進而塑造一個更有秩序的城市生活共同體。這顯然有利于從根本上筑牢城市文明之基,意義深遠。
責任編輯/王學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