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19日訊 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記者近日從膠州市九龍街道了解到,該街道創新實施基層社會矛盾化解“碼”上辦工程,依托“陽光九龍”基層矛盾化解智慧平臺(以下簡稱“智慧平臺”),用信息技術手段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有效提升新時代基層矛盾糾紛化解的智慧化、精細化、現代化水平。
有問必應線上辦理
17日上午10時19分,九龍街道綜合治理中心主任王明君的手機響了,他掏出手機看了一眼短信。
“黨政辦轉過來的辦理單,完成時限是中午12點前,得抓緊交辦一下。”王明君告訴記者,市民梁先生掃描“龍調碼”咨詢,孩子從北京市低風險地區回九龍街道,持核酸陰性證明是否還需要隔離?

“這種事不難辦,但時效很重要。”王明君一邊在手機上操作,一邊填寫辦理的注意事項:請認真了解當事人活動軌跡,確認我市相關政策,并使用規范答復用語。
據悉,“龍調碼”是九龍街道在基層社會矛盾化解處置“碼”上辦工程中,專門為轄區居民開發設計的二維碼。“龍調碼”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手段,依托智慧平臺,打通了手機端、電腦端、智慧平臺系統端的數據鏈路。
九龍街道政法委員趙小林表示,“居民只要掃一下二維碼,即可實現政務公開‘碼’上知、民情訴求‘碼’上說、黨委政府‘碼’上辦、辦理結果‘碼’上評,大數據統計‘碼’上看。”
智慧平臺后臺實時監控,對事項辦理的全過程進行分類識別、實時監測、滾動跟蹤,如期辦結亮綠燈;未按時辦結或辦結未通過,亮黃燈督辦;超期未辦理或督辦后未及時上報,亮紅燈警告。
“市民、責任單位負責人,以及街道領導,可隨時掌握辦理進度和辦理情況。”智慧平臺工作人員邱王菲介紹,每一條民情訴求信息從提交到受理、交辦、辦理、辦結到滿意度評價,每個環節系統都會自動生成手機短信提醒、手機APP提醒、語音機器人提醒。
“市民可以隨時隨地拿起手機,掃描‘龍調碼’提交訴求信息。”邱王菲說,“龍調碼”現已覆蓋九龍街道27215個家庭戶、600多家企業、2600多家九小場所,并將進一步擴大覆蓋面,讓更多市民方便快捷的掃碼說事。
11點23分,談話間,王明君的手機響了,“疫情防控指揮部電話85261167已答復梁先生,如途經中高風險區需落實14天集中隔離,否則只需落實一次核酸檢測;返膠前需提前3天向居住地村居報備。梁先生對答復表示滿意”。

“棘手事”律師調解
“真的解決了?房子回來了?”8月9日凌晨,一夜未睡的陸云強躺在床上,怎么也想不到,困惑了自己10多年的大難題,僅用兩個多月就解決了。
當天上午,陸云強來到青島膠州市九龍街道辦事處綜合治理中心大廳,將一面錦旗和一封感謝信親手交給了幫其“跑腿”的工作人員。
陸云強家住膠州市李家河村,2007年前后花費4.6萬元購買了本村村民喬某的3間房子;2011年李家河面臨舊村改造,3間房子估價在百萬元以上。
“一看有這么多拆遷款,對方立馬不承認曾經把房子賣了。”陸云強說,為了房子歸屬和拆遷補償等問題,自己通過各種途徑折騰了10多年,但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今年5月份,在村委會服務大廳,陸云強偶然發現墻上貼的“龍調碼”,“上面寫著‘您碼上說·我馬上辦’。俺當時也沒指望真能行,就是隨手掃了一下,然后將自己的情況提交上去了。”
趙小林發現,此事時間跨度長、涉及問題比較復雜,決定請“姜東在線”法律團隊的專業律師進行調解,并主動聯系了九龍街道法律顧問陳寶緒。“‘姜東在線’集合優秀的律師隊伍,群眾可通過手機APP提交語音、文字、圖片等,獲得線上線下咨詢、專業調解等法律服務。”趙小林說。
陳寶緒初步了解情況后,次日便召集雙方坐在一起,對糾紛過程進行了詳細了解,同時向當事人以案釋法:雖然法律規定未依法登記領取權屬證書的不得轉讓,但其立法本意是從產權明晰的角度規范房地產市場,而不是限制合同自由。
“房屋買賣是經雙方協商一致的,不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只不過當初簽訂的協議沒有涉及到違約約定和今后過戶事宜,才導致今天的矛盾。”陳寶緒說。
法律條文解釋完后,喬某顯得比較激動,不想繼續調解。陳寶緒言辭懇切地說,“提出解約,本質上有違誠信原則,以后在村里、在社會上誰還會信任你。這些年,老陸也在房子上花了很多時間、精力,人家能給你一部分補償就很好了。于情于理,希望你能斟酌。”
經過多次耐心勸解,雙方于近日達成和解,簽訂了調解協議,這起因安置房買賣引發的糾紛圓滿解決。
目前,“姜東在線”法律團隊收到平臺轉交的問題21起,解決19起,另外2起正在協調解決中。

“一口”收集“一網”處置
化解處置、可視溝通、智慧廣播、黨建數據、企業管理……智慧平臺整合了12345熱線、365熱線、政民互動、群眾信訪等模塊的民情信息,以及陽光議事會、律師團隊法律咨詢調解、巡回法庭案前調解等多種資源,實現了信息匯聚“一個口”,調解處置“一張網”,基本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鎮街”。
“實現了社情民意全掌握,信息共享更加便利、分析研判更加準確、審核交辦更加及時、結果反饋更加高效,從源頭上增強矛盾糾紛防范化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趙小林認為,平臺上形成一個全面、立體、即時的民情訴求信息庫,打造便捷、高效的處置流程。
九龍街道還在每個新村、網格村建立可視化溝通終端,主要應用于遠程對矛盾糾紛進行“面對面”視頻溝通調解。小到環境衛生,大到鄰里糾紛、工程決策,村民不出村居就能與街道工作人員線上交流、溝通、調處。
街道、新村、網格村三級“陽光議事會”,則將群眾關心的舊村改造、集體經濟發展、人居環境整治等方面的大事小事全部納入議事范圍。陽光議事會定期將議事主題、議事成果等上傳至系統,便于黨委政府對陽光議事會的工作情況進行監督管理。
通過平臺反映的涉法涉訴等問題,若專業律師調解不成功,還可通過在綜治中心設立的巡回法庭辦理。“巡回法庭收到的訴訟信息,先在立案前交綜治中心進行和解,和解不成功,巡回法庭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立案前調解,立案后調解、駁回、撤訴、判決等。”九龍街道司法所所長趙均大說,目前“巡回法庭”成功調解5起,開庭審理1起。

自2021年3月份智慧平臺運行以來,累計匯聚各類社情民意4041條,累計辦結3342條,辦結率為82.7%,群眾滿意度達97.5%,各級信訪數量顯著下降。
“九龍街道位于膠州市東南部,北聯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南融上合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中匯青島大沽河省級生態旅游度假區,是全市重大功能區建設的主戰場。”九龍街道黨工委書記劉中欣介紹說,近年來,隨著功能區建設的快速推進,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各類社會矛盾日益顯現,基層社會治理和矛盾化解面臨著新的挑戰,“基層社會矛盾糾紛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化解,勢必會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影響重大項目推進。”
“您碼上說·我馬上辦”是“龍調碼”的鄭重承諾。基層社會矛盾化解處置“碼”上辦工程的實施,開辟了民情訴求表達的快通道,實現了為民服務的零跑腿、干部群眾聯系的零距離,是基層矛盾糾紛化解處置的智慧新模式。下一步,九龍街道將不斷完善平臺功能,提升其智能化水平和便利化程度,形成問題早發現、早介入、早解決的快速反應機制。(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錫復春 通訊員 劉偉)
責任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