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呈現高發態勢,騙子的作案手法也層出不窮,“殺豬盤”騙局、冒充公檢法人員、“刷單返利”……在每起案件的背后,既有騙子“循序漸進”的套路,也有反詐民警千里尋蹤的經過。觀海新聞記者帶你探訪一起發生在島城的特大電信詐騙案件,還原這個典型案件的始末。
小伙戀上女主播
2019年6月,市民儲先生被一名陌生女孩添加了微信好友,經交流后發現,對方竟是某網絡直播平臺的美女主播。儲先生按照對方的指引,登錄進入其網絡平臺直播間,成了女主播的忠實粉絲。后來,更讓儲先生喜出望外的是,這位“美女主播”竟通過微信向自己主動示好,兩人很快通過微信談起了戀愛。但接下來,儲先生的“網戀女友”頻頻遭遇不幸:業績不好被領導批評、妹妹學費不夠、母親患癌癥需要手術……癡情的儲先生每次都有求必應,多次在“女友”直播時慷慨打賞,共計花費9.7萬余元。
最后,當“女友”又以類似理由要錢時,囊中羞澀的儲先生已無力支付,“女友”就再沒了與他繼續聊天的耐心,直接將其微信拉黑。最終,懷疑被騙的儲先生選擇向警方報案。
“接到報警后,我認為這很有可能是一個有組織的電信詐騙團伙,第一時間便向分局和市局做了匯報。”開發區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六中隊指導員張磊東意識到,在這起案件的背后,很有可能隱藏著一個大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窩點。隨后,青島警方立即組織對該直播平臺注冊信息、受害人充值資金流向等進行深入研判,成功鎖定并于2020年1月赴外地抓獲該網絡女主播,同時順線摸瓜,發現該案為團伙作案,存在上下游多個犯罪窩點,涉及受害人眾多。對此,青島市公安局迅速成立由刑警支隊牽頭的專案組,深入偵查研判,精心擴線布網。
在此期間,作為該案件的主偵民警,張磊東和同事們進行了長達一年的研判,偵查、走訪,先后7次趕赴南方某市開展工作,為案件研判和后期總攻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詐騙團伙分工明確
2020年7月14日,隨著現場指揮部一聲令下,布控在8個詐騙窩點的近500名警力同時收網,將總計151名窩點成員悉數抓獲。因該案存在抓捕行程遠、涉案人數多、關鍵電子證據易滅失等困難,青島市公安局共組織10余個分市局以及網警、特警、警務保障等警種部門和市反詐中心警企合作實驗室共同參與,先期派出摸排組對各個窩點的實際位置、結構布局、人員組成、作息規律等進行詳細調查,精心制定了現場抓捕、勘查取證和看押帶離方案,有力確保了收網行動的成功。
警方查明,8處窩點涉嫌以文化傳媒公司名義借助網絡直播平臺的主播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行為。在其中一窩點的查處現場,辦案民警發現,該團伙辦公地就像一個正規公司,還為員工設置了成果展覽室、乒乓球桌、臺球桌、游戲機等文化娛樂設施,而且內部組織嚴密,招商總監、客服主管、主播、業務員、平臺維護等崗位分工明確。
如此一個大型電信網絡詐騙團伙,是如何實施詐騙行為的?各個鏈條上的騙子又是如何分頭行動的?
“該詐騙團伙的每處窩點大約有20人,其中2至3人為女主播。女主播主要負責在線上與平臺會員互動。每個女主播還會配三四名業務員,主要負責通過微信以該主播名義與受害人‘聯絡情感’。”張磊東介紹,在時機成熟后,女主播便虛構父母離異、近親屬患病、家庭負擔重等生活不幸,騙取受害人的信任和同情,并故意營造可以與受害人進一步發展戀愛關系的氛圍,引導受害人通過直播平臺觀看直播并向其打賞。
每次主播上線前,業務員都會將各自與受害人的聯絡情況通報給主播,主播再結合業務員聯絡的信息情況,在直播間編造自己過生日、身體不舒服、公司搞活動、需要完成打賞業績后早點下播等理由,誘使受害人不斷充值打賞。有時,業務員還會假裝會員在直播間起哄或辱罵主播,誘使受害人產生嫉妒或同情心理,從而不斷在平臺充值后為主播“刷禮物”。
“直播間”里設下陷阱
“借助網絡直播平臺實施詐騙行為,已經涉嫌違法犯罪。在這個案件中,雖然直播平臺的獲利為受害人自愿打賞消費,但無法掩蓋其在騙取受害人信任的基礎上詐騙錢款的事實。”張磊東表示。
傳統的電信網絡詐騙里有一種手段叫婚戀交友詐騙,隨著直播的興起,這種詐騙很多轉移到了直播間里,所謂的美女主播和被騙人通過視頻聊天,贏取對方信任,但背后和被騙者聯系的往往是一個騙子運營團隊,其中不乏“摳腳大漢”。張磊東說,受害人往往因為婚戀交友的需求陷入到這種戀愛詐騙的陷阱里,多次給所謂的“女友”出錢相助,等到最后醒悟時已經被騙走了很多錢。
這起案件是青島公安機關破獲的一起特大電信詐騙案,最終成功搗毀其電信詐騙團伙,抓獲涉案嫌疑人151名,其中121名涉案嫌疑人被青島警方從南方某市押解回青,30名移交當地警方處理。
今年1月,在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通報了2020年全省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情況,發布了全省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十大典型案例,青島“6·21”網絡交友詐騙案便是其中之一。
作案手法花樣百出
近年來,隨著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的不斷出現,電信網絡詐騙的發案數量不斷升高,騙子的作案手法不斷翻新,據警方統計,花樣多達幾十種。日前,國家反詐中心運用大數據統計研判,網絡貸款、網絡刷單、“殺豬盤”、冒充客服人員、假冒熟人、冒充“公檢法”、“推薦股票”、虛假購物、注銷“校園貸”、買賣游戲幣是近期電信網絡詐騙十大高發類型。其中網絡貸款、網絡刷單、“殺豬盤”、冒充客服人員四類案件占比在70%以上。
記者從青島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反詐中心獲悉,從發案數量上來看,受害者較多的是網絡刷單詐騙、網絡貸款詐騙以及網絡購物詐騙,這三類電信詐騙類型占比超過六成。從日常接警來看,電信詐騙受害群體呈現越來越年輕化的傾向,50歲以上的老人,受騙的比例相對較小,主要的受害人群,年齡集中在20歲到50歲之間,30歲以下的受害人占了60%以上。
今年以來,市反詐中心依托大數據預警系統,開展預警勸阻15萬余人次,封停涉案電話230余個,阻斷被侵害電話640余個。止付涉案賬戶6900余個,止付金額1.1億余元,凍結賬戶13400余個,凍結金額5億余元。
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成為一場重要的“攻堅戰”。今年6月,青島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會議在市公安局召開,會議強調,要把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作為黨政工程、民生工程強力推進,在全市發起為期3年的打擊治理攻堅戰。
96110來電話一定要接
“天下無詐”是反詐民警的心愿,也是每個老百姓的心愿。市民從自身做起,積極配合反詐工作是對民警辛勤付出最起碼的尊重。
島城反詐民警提醒市民,96110是公安機關開通的全國統一的預警勸阻咨詢電話。群眾一旦發現有這個號碼的來電,一定要及時接聽,耐心聽取反詐民警的勸阻,避免上當受騙。這部電話有三大功能:一是勸阻,接到96110這個號碼打來的電話,說明市民或其家人正在遭遇電信網絡詐騙,又或者屬于易受騙高危人群;二是接受咨詢,市民如遇到疑似電信網絡詐騙,可致電咨詢;三是受理舉報,市民如果發現涉及電信網絡詐騙的違法犯罪線索,可通過這個號碼舉報。
此外,反詐民警建議,市民可以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對自身財物安全進行有力保護。國家反詐中心APP由公安部刑事偵查局組織開發,是一款能夠有效預防詐騙、快速舉報詐騙內容的軟件。當收到可疑人員來電、對方發送的短信或可疑短信內容包含的網址或安裝可疑APP應用時,它可以智能識別騙子身份并提前預警,將危險防患于未然中,大大降低用戶受騙的可能性。(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楊博文 通訊員 李鵬)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