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 評論員 公孫好
最近,一名主播在某平臺發布短視頻,吐槽青島物價太貴了,一盤“韭菜雞蛋”餃子38元,一個就要2元。隨后,網上又曝出視頻,內容是一位青島網友帶人圍堵了此前吐槽的主播,直至警察前來才停止沖突。 8月21日,媒體從青島市公安機關獲悉,當事主播并未被打,“當時雙方只是起了言語爭論”。
對于這件事首先要搞清楚,當事主播吃的餃子是否“太貴”。事后,有青島本地網友自稱探訪了該主播吐槽的店,發現根本沒有韭菜雞蛋餡水餃,但是主播吃的是韭菜蝦仁餡的。對于正常的韭菜蝦仁餡水餃來說,38元一盤也算公道。假如真是如此,為何說謊呢?另外,從當事主播的視頻賬號可以看出,他在機場、火車站吐槽物價高已成“套路”。因機場、火車站附近租金高,物價略高在所難免,只要明碼標價,沒有強買強賣,也無可厚非。

作為消費者,有權對自己購買的商品發表意見,但不能為流量而無底線 “碰瓷”。不同商品價格有高有低是正常現象,但看到價格高的就拿起來拍段視頻,喊一句“這也太貴了”,純屬蹭流量、博眼球,目的就是挑動公眾神經,制造社會焦慮。如此拙劣的炒作方式,何以稱“網紅”?只能算“網黑”。短視頻平臺應該盡到管理責任,在算法推薦等方面,不能任由“審丑文化”大行其道。平臺應該讓流量有營養,而不能裝睡,該過濾的不過濾,該把關的不把關,導致為了某些主播為了吸睛、吸金而毫無底線。
青島是一座具有國際知名度的旅游城市,絕大多數市民都非常珍視青島的形象,這是這座城市的特點。不過,愛青島也要講究方式方法,對于批評聲音,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對于肆意抹黑,自有法律法規伺候,人們心中也有公序良俗。像“帶人圍堵當事主播”這種做法顯然是不可取的,反應過激也會走向反面。青島好不好,游客群體心中自有公論。作為國際化城市,青島的氣度配得上自己的知名度,對于這一點,青島市民有底氣,也有責任來呵護。
責任編輯/王學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