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抖音上一個“29歲男子啃老被趕出家門”的小視頻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原因是,這位男子說,希望國家出臺一個明確的法律,不要老是說孩子到了18歲就可以不養了,如果孩子沒有能力,父母就應該一直養下去,否則父母就是有“不養之罪”。
他的邏輯就是:生孩子就像賭博一樣,如果生下來狀元兒子,那就皆大歡喜,那如果生下一個沒出息的兒子,那只要他不出去殺人放火就行,你就應該一直養著這么一個沒出息的兒子……
視頻一出,全網嘩然,眾多網友大呼“快被這個男人氣死了”,更有人評論說“這哪是生了個兒子,分明是生了個仇人”。
01.
這個揚言要狀告父母的男人叫匡正軒,今年29歲,他既沒有成家,也沒有穩定的工作,每天只是好吃懶做,游手好閑。
他沒有一技之長,這些年來他做過搬運工、計件員、傳菜員等無數工作,但他不是嫌“太累”,就是覺得“難受”,全都沒有堅持下去。
他最喜歡的工作就是給美術學院的學生當繪畫模特,因為只要坐在那里一動不動,不用干活。
但即使是這樣一份工作,也沒有他想象得那么簡單。長時間坐著不動,他也會覺得累,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工作不穩定,賺到的錢根本不夠養活自己。
視頻截圖
看到這里,你或許以為小匡的家境非常殷實,他才能如此安于現狀、不思進取。
然而,匡爸爸只是一名建筑工人,他的收入并不高,一個月最多也就賺到3000多塊錢。
而且匡媽媽患有糖尿病,需要大量的錢來治病。
記者到他家去采訪的時候,發現他的家里比想象中的還要貧困。
他們住在一間月租金200元的小門面里,進門的卷閘門上滿是油漬。
整個房間只有15平米,用柜子隔出了兩個逼仄的房間,連像樣的電器都沒有幾件。
每天匡爸爸在工地上汗流浹背地干活掙錢,小匡就坐在床上玩手機、看書、睡覺,甚至連做頓飯的想法都沒有過。
不僅如此,父親甚至都不能說他,不能教育他,不然他就要和父親動手。
他要求父親照顧他一輩子,一直到去世。
02.
小匡的情況實在令人氣憤,見過啃老的,但沒見過啃老啃得這樣理直氣壯的!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服。
前半句說的是人富了,就沒有了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
同時會因為創業一代所提供的奢靡生活而迷失方向,所以認為富不過三代。
后半句說的是,貧窮不可能延續到第五代,因為窮則思變,五代之內,必有一代會崛起。
按道理說,小匡從小在貧困家庭長大,生活的常態就是缺東少西、捉襟見肘,他看到最多的就是母親多年患病,父親辛苦賺錢。
這樣的環境,不是應該培養出不甘貧困、早早當家、努力拼搏、奮發向上的孩子嗎?
難道是老祖宗的話錯了嗎?
顯然不是,對于“窮不過五服”,我認為還應該有另一種解釋。
那就是人窮志短,這種想法會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說不定哪代就可能活不下去,或者討不到老婆了,這個家族也就斷代了。
小匡就屬于這種情況。
大多數人的三觀都是受父母和家庭的影響,從匡爸爸的職業就能看出,他可能文化水平不高,但他肯出力、能吃苦,懂得憑本事吃飯,說明他從父輩那繼承來的思想就是這樣的。
匡爸爸可能沒有本事教育出奮勇拼搏、光宗耀祖的兒子,但把兒子養成普通人應該不成問題。
可29年來,小匡受到了怎樣的教育?他怎么就成了長不大的“巨嬰”呢?
這就要追溯一下匡爸爸和匡媽媽的教育方式。
03.
匡爸爸坦言,兒子變成這樣都是被妻子慣出來的。
妻子十分溺愛孩子,自己想要兒子做點事,而她總是擋住不讓。
看到兒子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啥啥做不來,匡爸爸非常氣憤,氣急了就會忍不住打他。
久而久之,小匡總覺得父親不愛自己,挨了打就逃到母親那里,母親從而更加溺愛他。
據匡家的鄰居講,在他們的記憶里,匡正軒小時候,他的母親幾乎沒有讓他做過任何家務事,而匡正軒從小到大的所有要求,父母也幾乎是盡全力去滿足。
當這種極度的依賴養成了習慣,小匡的價值觀也就變得扭曲,他把依靠父母完全當作了一種理所當然。
他心安理得地拒絕了長大,也拒絕了自己本應該承擔的責任。
更可怕的是,他已經失去了最寶貴的同理心,對父母的同理心,他已經變得麻木、冷漠和可怕。
他就像一個沒斷奶的巨嬰一樣,只要沒有奶喝就撒潑、就鬧。
他只知道一味地向父母、社會索取,絲毫不會去考慮別人的感受。
哪怕你今天死了,他也只會關心自己有沒有“奶”喝。
04.
著名的心理教育專家李玫瑾說:想要毀掉一個孩子,那就使勁慣他,把他慣得無法無天。
父母無限慣孩子,不僅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一旦孩子將依賴父母變成了習慣,他就再也不想吃苦,不想去勞動,只想趴在父母身上吸血。
當有一天,父母再沒有多余的“血”供養他時,他也就無法生存下去了。
如何避免把孩子養成“巨嬰”?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
想要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父母要從小開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不要一手包辦孩子的生活起居;
2、尊重孩子選擇的權利,培養孩子自己做決定的能力;
3、孩子遇到困難,給予指引,讓他自己解決問題;
4、經常鼓勵孩子嘗試新事物,用寬容的態度,面對孩子的失敗。
相信,只有當一個人真正具備完善的獨立人格時,才能避免成為社會巨嬰。(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李慧 圖片來源/抖音視頻)
你怎么評價這個啃老的“奇葩男”?如果你是這個男子的父母,你會怎么辦?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有心事,找慧姐,慧姐會解小心結。(互動郵箱:zaobaoqingsu@126.com) 更多內容請關注“觀海·傾訴”頻道。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