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威海,千里山海自駕旅游公路沿線水澈山青,羊亭河濕地公園里荷花嫩蕊搖芳,五渚河畔蘆葦搖曳、碧水蕩漾……一處處精致景象,是威海市在生態文明建設上留下的最美“足跡”。
建設生態文明,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多年來,威海堅持在建設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威海全市上下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堅守碧海藍天主色調,生態、生產、生活“三生共融”理念有效落實,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比較優勢日益突出,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回看威海“十三五”生態環保優秀成績單:成功入選全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威海華夏城成功入選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2019年威海市在山東省各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中榮獲“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單項獎勵山東省第一……亮眼的生態成績令市民倍感驕傲。

許廣正 攝
“智慧”降塵 助力打好“藍天保衛戰”
“威海港成功地將水泥、磷石膏等十幾個采用散貨運輸方式的貨種轉化為集裝箱運輸,有效控制粉塵污染,截至2020年10月,散改集箱量超過1.2萬標準箱。”威海市碼頭綜合治理辦公室主任李新明表示。
每天,碼頭環境綜合治理辦公室的工作人員都會準時出現在威海港,對作業區域進行環境巡查。今年,威海港預計建成投運港口空氣質量檢測站,屆時運用互聯網智能技術,建立預測預警機制,對港區大氣污染物進行實時監控,為港區環保治理提供數據支撐。
不局限于威海港一個區域,用于監測靜態空氣質量的移動“鷹眼”,散布于威海的每一個角落。威海市生態環境局開發上線物聯網車載大氣監測平臺,將監測設備安裝到公交車、出租車等公共交通資源上,利用顆粒物檢測技術、大數據以及移動物聯網技術,實現對PM2.5、PM10等污染物的大面積監測。“鷹眼”的“橫空出世”,填補了監測盲區,大大提高了治理的精準化和精細化。
在威海市生態環境督查指揮中心,大屏幕上實時顯示威海市區內的空氣質量情況?!败囕v行駛在哪個區域,就實時把那個區域PM10、PM2.5的數據每5秒一次上傳到平臺,快速繪制出整個城市的顆粒物污染云圖,從而篩查出大氣污染熱點網格?!蓖J猩鷳B環境局相關負責人王樺林表示,“每月定期發放月報和旬報,發向各區市以及相關部門各個道路污染情況排名,讓各區市針對污染情況進行整改?!?/p>

賀偉 攝
生態就是民生 環境就是福祉
“2016年,我們村成為榮成市第一批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試點,采用分散與集中處理相結合的處理方式,將戶型污水處理器與村莊環境融為一體,既達到生活污水處理的目的,還保留了傳統村落的風貌?!睒s成市俚島鎮煙墩角村村民王勇熱情的介紹道。
俚島鎮煙墩角村共改廁507戶,配套污水管道21公里,建設戶型污水處理器28臺,日處理污水能力為126噸。村民廁所、廚房、洗浴等生活污水通過管網收集流入戶型污水處理器前端的沉淀井進行泥水分離,然后流入調節池,通過提升泵將污水提升至處理器進行生化處理,處理后的出水排入村內自然溝渠中,匯集成小溪。
村莊東西兩側清澈的小溪將干凈的淡水源源不斷匯入大海,每年11月至來年3月總數1萬只野生大天鵝從遙遠的西伯利亞飛到這里越冬。想要留住這樣的美景光靠一村一地的努力遠遠不夠,還要靠全面的政策與強硬的管理手段。
2021年3月1日,威海市《排污許可管理條例》正式施行,按照污染物產生量、排放量和生態環境危害程度,實行分類管理,設立了登記管理制度,不僅管住大中企業,也將長期游離于環境監管之外的小微企業全部納入排污許可管理范圍。
“排污單位要‘持證排污’,未取得排污許可證的,不得排放污染物。”威海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支隊長龍連偉介紹道,“違反相關規定的,除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或限制生產、停產整治外,還將依法處以5000元到100萬元不等的罰款。對無證排污拒不執行停止排污、逃避監管等惡劣行為、情形,依法對直接責任人處以拘留。”
截至2020年10月,威海市13個市控以上重點河流水質達標率100%,12個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100%,地表水國控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66.7%,水環境標準達標指數山東省排名第一。

宋剛 攝
建設美麗威海 人人都是行動者
“酵素房是我們社區的‘垃圾中轉站’,居民吃剩的果蔬果皮、早市攤販剩下的菜葉都是用來發酵的原材料,果蔬垃圾制作的環保酵素可以代替園藝化肥、洗潔劑等。”威海市花園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祁軍玲談到無廢社區建設滔滔不絕,社區內還安置了三處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對進行垃圾分類的居民有一定數額的現金獎勵。
生活垃圾通過焚燒處理,不僅能實現污水、廢氣、廢渣零排放,還能變廢為寶?在榮成市固廢綜合處理與應用產業園中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現場,3臺日處理量350噸的機械式爐排爐正晝夜運轉。
“垃圾焚燒之后會產生一個非常高溫的煙氣,帶動余熱鍋爐中的水變成蒸汽,推動汽輪機發電;通過凝結器把殘余的熱量全部吸收,吸收到熱力管網當中進行一個熱力供熱?!睒s成市長青環保能源有限公司環保專工徐航表示。
目前,榮成市固廢綜合處理與應用產業園每年處理的城鎮生活垃圾量能夠達到35萬噸,年發電量近1.21萬度,工業供氣量15萬噸,供熱量約40億吉焦,能夠為120萬平方米的地區提供熱力供暖。
此外,加強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在實現生活垃圾處理城鄉全覆蓋的基礎上,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在環翠區全面推開,在榮成市所有鎮村試點,到2022年威海將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無廢城市”走出“威海模式”,首批11個全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威海成為山東省唯一的入選城市。投入使用生活垃圾填埋場4處、生活垃圾焚燒廠3處,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保持100%……出臺《威海市危險廢物管理辦法》,大力推進危險廢物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率達到100%。
生態越來越好、環境越來越美、日子越過越舒服……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協調的生態畫卷正在威海徐徐展開。(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楊小禾 威海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