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27日訊 早晨7時30分,即墨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黨員志愿者孟軍杰早早來到流浩河三路與天井山一路路口,勸導不文明交通行為。同一時間,15公里之外,藍村街道南泉新村,身穿紅馬甲的黨員志愿者王永芹也走上街頭,開始了對創城的宣傳。
兩個普通的場景,成為即墨區“人人參與、齊抓共管”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生動注腳。
“為民”是宗旨,“靠民”是路徑。自全市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動員部署會召開以來,即墨區廣泛發動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廣泛開展文明創建志愿服務,越來越多的志愿者走上街頭、走進社區,勸導不文明行為,提供便民服務,一個個“紅馬甲”成為這座城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文明讓城市更美好,作為市民,我也要積極響應號召,為打造文明小區,創建文明典范城市出一份力。”龍山街道劉家官莊村,正在清理街邊撒漏石子的志愿者劉偉說。
即墨區還組織各級文明單位志愿者,自6月2日開始,在全區范圍內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志愿服務活動,主動協助執勤交警對行人和非機動車亂穿馬路、闖紅燈、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維護公共秩序。截至目前,已組織1200余支隊伍、4萬余人次志愿者參與文明共建志愿服務,培育了“新風化俗 美麗鄉村”農村文明品牌和“尚德履和 文明即墨”城市文明品牌,打造了“美麗即墨 青春行動”“紅扳手”等一批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
為保障志愿服務具有持續生命力,即墨區文明委印發了《青島市即墨區文明創建志愿服務嘉許禮遇辦法(試行)》,建立了“志愿即墨”網絡平臺,對志愿者實施星級認證。例如,參加文明創建志愿服務時長平均年度累計達到200小時(含)以上的,可認證為五星級文明實踐志愿者,將獲得價值800元的物質禮遇或等值服務,并優先納入“身邊的好人”評選活動候選人。
將學生參加文明創建志愿服務情況納入社會實踐課程,并作為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內容及評優的重要參考因素;對遇到困難急需幫助的文明創建志愿者,視情給予救助;聯合部分綜合性醫院,每年為優秀志愿者典型提供免費體檢……通過星級認定、嘉許禮遇等措施,鼓勵和引導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積極參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創建氛圍。(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王濤 通訊員 梁之磊 文/圖)
責任編輯:岳文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