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1日訊 夏秋季節,臭氧成為空氣污染的“罪魁禍首”。而揮發性有機物(VOCs)是形成臭氧的重要前體物,因此VOCs治理是推動臭氧與細顆粒物PM2.5協同控制的重要手段。觀海新聞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為降低夏季臭氧污染影響,今年6月份開始,生態環境部利用“天眼”持續對青島市夏季臭氧污染防治開展遠程監督幫扶工作,我市通過“天上看、空中探、地面查”的監督執法新模式,全面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有效治理和精準管控。
所謂“天眼”是指生態環境部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定期向我市推送臭氧前體物高值區,做到問題精準、時間精準、區位精準、對象精準和措施精準,有效解決基層在高值區排查過程中執法人員少,執法難以實現全覆蓋的短板?!啊煅邸梢詭椭鷪谭ㄈ藛T快速定位到具體企業,精準發現問題,大大提高了執法效率,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而在生態環境部推送的高值區基礎上,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利用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進步疊加全市揮發性有機物重點企業坐標,實現高值區域內揮發性有機物重點企業名稱、地址、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等基本信息明了清晰,為執法人員高效準確“拉地網”,實現企業、園區、城市污染源精細化排查和監管提供保障。執法人員同時綜合運用無人機、PID便攜VOCs分析儀對泄漏點源進行探測分析;利用大氣監測走航車,巡查VOCs排放源頭,實時監測溯源,實時動態監測大氣中VOCs的成分和濃度,快速鎖定VOCs違法違規排放疑似企業,從而實現了“天上看、空中探、地面查”的生態環境信息監測智慧化、監管實現全覆蓋。
在高科技溯源的助力下,青島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組織骨干力量,協調技術支持,帶領相關大隊開展排查,及時準確上報排查情況,確保各項工作要求和工作措施落到實處。執法人員在排查中深入了解企業關切,送政策、送技術、送方案,切實幫助企業解決污染治理的實際困難。重點針對石化、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以及油品儲運銷等行業,排查治污設施是否按要求建設,是否正常運行維護,無組織管控要求是否到位,治理效果是否達到要求,及時指導幫助企業立行立改,提出合理化整改建議,指導幫扶企業做好VOCs治理和管控工作。
截止目前,在生態環境部的監督幫扶下,青島市開展高值區揮發性有機物排查10輪,累計派員353人次,涉及57個高值區域,7個區縣,共排查企業1003家,發現環境問題161個,其中,立行立改問題89個、限期整改問題52個、立案處罰問題20個。對于發現的環境問題,指導和督促相關企業及時整改并完善管理措施,涉嫌環境違法行為依法立案調查。(青報全媒體記者 吳帥 通訊員 劉巖 葛晶晶)
責任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