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29日訊 2021年8月29日,由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海洋信息中心聯合舉辦的《海洋經濟藍皮書:中國海洋經濟分析報告(2021)》發布會,在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圖書館第一會議室舉行。

藍皮書由總報告引領,涵蓋宏觀篇、產業篇、區域篇、專題篇4個特色篇章。其中,“總報告”分析了2020年中國海洋經濟發展形勢;“宏觀篇”包括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水平評估、中國海洋經濟對外合作情況、“十三五”時期中國海洋經濟政策;“產業篇”包括海洋漁業、海洋油氣業、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業、海洋電力業、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業、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旅游業的發展情況;“區域篇”包括北部海洋經濟圈、東部海洋經濟圈、南部海洋經濟圈、粵港澳大灣區的海洋經濟發展形勢;“專題篇”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海洋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金融支持中國海洋經濟發展的對策分析、國際海洋產業發展比較分析、“十四五”時期我國海洋經濟發展政策取向。

藍皮書全面展示了中國在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艱辛付出和可喜成就,以及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出的卓越貢獻。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嚴峻復雜的國際環境,沿海地區和有關部門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我國海洋經濟表現出強勁韌性:海洋經濟總量略有下降但復蘇跡象明顯、政策助企紓困成效顯著、民生保障進一步改善、海洋裝備制造實力顯著增強、數字賦能海洋產業轉型升級、海洋對外貿易新格局向高水平邁進。2021年為“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在宏觀經濟總體平穩、政策環境持續優化、海洋資源蘊藏豐富、科技環境顯著改善的背景下,海洋經濟延續恢復性增長形勢明朗。可以預見,未來海洋經濟的發展必將堅定不移地貫徹新發展理念,以科技創新為主要手段,朝著海洋產業高端化、集群化、國際化、信息化與智能化發展,海洋經濟、海洋社會、海洋資源、海洋環境以及海洋科技將協同進步。

中國海洋大學校長于志剛、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崔曉健、中國海洋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趙昕、原北海分局黨委書記、原東海分局局長劉刻福出席發布會。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楊立敏社長主持會議,中國海洋大學文科處、經濟學院、海洋發展研究院、出版社、圖書館及來自社會各界的專家和駐青媒體等五十余人參會。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崔曉健、原國家海洋局政策法規與規劃司司長王殿昌、青島市海洋發展局局長焦明偉分別致辭,充分肯定《海洋經濟藍皮書:中國海洋經濟分析報告(2021)》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影響力,高度評價《海洋經濟藍皮書:中國海洋經濟分析報告(2021)》全面把握了中國海洋經濟發展形勢,科學研判了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期待課題組能持續推出高質量研究成果。(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楊海濤 通訊員 左偉)
實習編輯:潘新宇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