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周末,秋高氣爽,讓人想出去走走。
其實,還有一種遠方,藏在詩詞里,那里有安寧、溫暖的生活,令人念念不忘。
今天小編整理了一些有生活場景的詩詞,和您一起去體驗一下古人筆下的詩和遠方!
《游山西村》
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陸游到一位農家朋友家做客,漫步在山巒間,聽山泉流過,草木愈見濃茂,蜿蜒的山徑也愈益依稀難認。正在迷惘之際,突然看見前面花明柳暗,幾間農家茅舍,隱現于花木扶疏之間,詩人頓覺豁然開朗。
沉醉于鄉間淳樸的人情、迷人的風光,陸游約定下次還要再來。
當你累了時有一個隨時都可以去拜訪的朋友,可以隨時欣賞美麗的鄉村風光,該是多么幸運呀!
《山中與幽人對酌》
唐·李白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李白是一個愛交朋友、會享受生活的人。
他說:我們兩人在盛開的山花叢中對飲,酒興頗濃,一杯又一杯,真是樂開懷。我喝醉想要睡覺,您可自行離開,如果余興未盡,明天早晨抱著琴再來。
羨慕李白的生活,有朋友對飲,想睡覺就睡覺,又開心又自在。
《清平樂·村居》
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此詞描繪了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夫妻的和諧,家庭的溫馨,孩子的可愛,全部在這首詞中展現出來。
翁媼飲酒聊天,大兒鋤草,中兒編雞籠,小兒臥剝蓮蓬。平靜而美好。
想要這樣一所房屋,不大不小,合適就好;想要這樣一個家,不多不少,一家人安在就好。
《闕題》
唐·劉眘虛
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
時有落花至,遠聞流水香。
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
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
此詩描繪的是通向一座深山別墅沿途的幽美環境,寫友人山中隱居的幽趣。雖然詩中的季節是春天,但“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的意境放在秋天也同樣洽然。
春暖花開,山路悠長,溪水也悠長,沿著青溪一路走,一路上都看到繁花盛草,真是無盡春色源源而來。水面上漂浮著花瓣,流水也散發出香氣。芬芳的落花隨著流水遠遠而來,又隨著流水遠遠而去。
依山傍水,落花細柳,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真是讓人歡喜。
《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是王維晚年隱居輞川時所作。
一個人坐在幽篁里,一邊彈琴一邊高聲吟嘯,沒有人知道我在明月深處,只有明月靜靜地將我照耀。
人生最難得的,是自在。一個人想做什么就做點什么,正如王維一樣,獨在深山,彈琴自娛,就是最美好的生活。
《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
宋·辛棄疾
連云松竹,萬事從今足。
拄杖東家分社肉,白酒床頭初熟。
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
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閑看。
辛棄疾的鄉間生活也是十分安逸。
山園里的松竹,一望無際,環境真好。遇上秋社的日子,領回一份祭肉,新釀的酒成了,正好痛快的大喝一場。
梨子棗子熟了,看著小孩子拿著長長的竹竿,撲打著。辛棄疾饒有趣味的看著這可愛的場景。
辛棄疾筆下的鄉村生活,沒有矛盾,沒有痛苦,有酒有肉,豐衣足食,這不正是世人追求的理想生活嗎?
《夏日登車蓋亭》
宋·蔡確
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
睡起莞然成獨笑,數聲漁笛在滄浪。
初秋還帶著夏日的余溫。
紙圍屏風石作枕頭,臥在竹床多么清涼,久舉書卷手已疲累,拋書一旁漸入悠長夢鄉。醒來后不覺獨自微笑,把世事細細思量,忽聽幾聲清亮的漁笛回旋在滄浪水上。
無憂無慮,閑云野鶴,想睡便睡,自在逍遙。這樣的生活,誰不愛呢?
《攤破浣溪沙》
宋·李清照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
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
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李清照病后,依然充滿閑情逸致,令人羨慕。
病才剛好,她臥在床榻上看殘月照在窗紗上,將豆蔻煎成沸騰的湯水。靠在枕上讀書是多么閑適,門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整日陪伴著我,只有那深沉含蓄的木犀花。
其實,理想的生活,最重要的是擁有一顆閑適、熱愛生活的心,就像李清照一樣,在病后,依然能感受到生活之美。
其實,你最想要的生活,在你心中。
錢鐘書先生說:洗一個澡,看一朵花,吃一頓飯,假使你覺得快活,并非全因為澡洗得干凈,花開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為你心上沒有掛礙。
當你心無掛礙之時,處處都是好生活。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