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伴隨著各地疫情防控指揮中心發布的對部分區域疫情風險等級進行調整、對部分封控區解除封控管理等通告,湖南張家界、河南鄭州以及浙江寧波等地多個小區正式解除封控管理,風險等級由中風險地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
目前,在市、區防辦和專家組的共同努力下,人民群眾生活生產秩序逐步恢復,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有序恢復公共交通,保障人民群眾正常出行。
需要注意的是,解封不等于解防,我國目前取得的防疫成果來之不易,應認真總結此次疫情防控經驗,查找問題短板,進一步加強相關防疫工作。
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應做到:
一是扎實做好風險人員排查管控工作。持續開展“敲門行動”和“滾動式”排查,動態掌握風險人員健康狀況和行程情況,加強政策宣傳提示,嚴格落實隔離觀察、健康監測、核酸檢測等措施。
二是繼續嚴把社區(村)卡口關。加強人員值守,嚴格執行驗碼、測溫等要求,切實發揮卡口前哨作用。
三是深入抓好一線工作人員培訓和愛國衛生運動。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第一時間傳達學習最新防控政策,確保一線工作人員熟練掌握各項政策要求。開展健康宣教工作,提醒市民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加強個人防護。積極推進疫苗接種,重點開展12-17歲人群和60歲以上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確保應接盡接。
四是繼續嚴格落實院感防控工作措施。重點加強對保安、保潔、護工等人員的管理,排查以上人員的勞務派遣公司的管理情況,防止人員交叉。加大對預檢分診、一米線、就診區域不聚集、醫療垃圾處理等工作的落實力度,繼續嚴格督查轄區各醫療機構院感防控情況,加大檢查頻次。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工作組社區防控組專家吳浩在揚州市第27場疫情防控專題發布會上表示,“進入到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要做到防控措施常抓不懈,才能保證面對疫情時有備無患。”
“還要將某些環境衛生狀態不良的重點區域作為重點、關注點,將愛國衛生運動和疫情防控互相結合。”吳浩進一步表示,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只有常抓不懈,才能有備無患。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