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31日電 當地時間8月30日23時59分,美軍組織人員撤離的最后一架運輸機飛離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機場,標志著持續近20年的阿富汗戰爭結束。
以下是阿富汗戰爭期間發生的主要事件:
2001年10月7日,美國開始在阿富汗空襲塔利班和“基地”組織目標,以報復當時受塔利班庇護的“基地”組織發動“9·11”恐怖襲擊。

2001年10月15日,美國“企業”號航空母艦上F-14“雄貓”戰斗機準備起飛,執行對阿富汗空中打擊任務。(新華社發)
2001年11月,美國支持的阿富汗北方聯盟進入喀布爾,多名塔利班領導人逃至國外。大約10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成為首批進駐阿富汗的美軍地面部隊。
2003年至2007年,美軍忙于伊拉克戰爭,塔利班在阿富汗卷土重來,發動猛烈攻勢。
2009年2月,新上任的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宣布向阿富汗增派1.7萬名士兵,增援已經在阿富汗地面作戰的3.8萬名美國士兵和3.2萬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其他國家士兵。到2010年,駐阿美軍增至10萬人,達到頂峰;駐阿外國軍隊總數達到大約15萬人。
2010年11月,北約開會決定,2014年年底前向阿富汗安全部隊移交防務,過渡期從2011年年中開始。

2010年12月13日,在阿富汗赫拉特省首府赫拉特市,塔利班武裝人員準備交出武器向政府投降。(新華社發)
2011年5月1日,美軍在巴基斯坦一次突襲中擊斃“基地”頭目本·拉丹。
2011年6月22日,奧巴馬宣布撤軍計劃,決定2012年夏季結束前總共撤離3.3萬人,在2014年年底前將安全職責完全移交給阿富汗安全部隊。
2014年12月28日,北約駐阿富汗部隊宣布正式結束在阿戰斗任務,次年1月1日啟動培訓和支持阿富汗安全部隊的非作戰任務。
2017年8月21日,時任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公布美國對阿富汗新戰略,表明美國不會從阿富汗撤軍,而是要增兵,以防“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乘虛而入。

2020年2月29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時任美國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前右)、阿富汗總統阿什拉夫·加尼(前中)和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出席新聞發布會。當日,美國和阿富汗塔利班在卡塔爾首都多哈簽署旨在結束阿富汗戰爭的和平協議。(新華社發,拉赫馬圖拉·阿里扎達攝)
2020年2月29日,美國政府與塔利班簽署協議,同意駐阿美軍分階段在2021年5月前撤離阿富汗;塔利班方面則承諾不允許其成員以及“基地”等組織利用阿富汗國土威脅美國及其盟友安全。協議還要求阿富汗國內各派別啟動對話和減少暴力。
2021年4月14日,美國總統約瑟夫·拜登宣布5月1日開始撤軍,9月11日以前撤完。
2021年7月8日,拜登宣布8月31日將結束美國在阿富汗的軍事任務。
2021年8月15日,塔利班宣布控制喀布爾。阿富汗總統阿什拉夫·加尼在社交媒體說,他已經離開阿富汗。

8月17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阿富汗塔利班發言人扎比烏拉·穆賈希德(后中)出席塔利班進入喀布爾后舉行的首次記者會。穆賈希德表示,塔利班計劃在阿富汗組建一個包容性政府。(新華社發)
2021年8月26日,喀布爾機場外發生自殺式炸彈襲擊,美軍13人死亡、18人受傷,至少上百名阿富汗人喪生。“伊斯蘭國”阿富汗分支宣布發動這次襲擊。
2021年8月30日,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肯尼思·麥肯齊宣布,美軍完成從阿富汗撤出的任務。(安曉萌)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