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日訊 威海路平戰結合地下工程是臺東步行街擴容的重要抓手。作為臺東步行街改造提升的“第一槍”,該工程從公布之初就備受矚目。今天,觀海新聞記者自該工程指揮部獲悉,目前,威海路平戰結合地下工程臺東一路-寧海路段地下負一層即將完工;臺東三路步行街段將于今年10月份啟動。

站在臺東三路步行街過街天橋遠眺,威海路兩側被綠色圍擋圍起了大大小小多處施工區域,但是圍擋內,除了被綠色密目網罩住的施工材料外等,難覓施工人員的影子。與地面上安靜場面不同的是,地下施工正在火熱進行。記者在地下施工現場看到,負一層土石方開挖已經接近尾聲,每隔幾米就有一個砼立柱,撐起了巨大的內部空間,負一層結構已經初現雛形。

“你看到的那些施工圍擋區域是地下工程的口部,目前正在進行的一、二段工程一共有10個出土口部。白天,工人在地下進行土石方機械開挖,并將沙土運輸到口部,晚上則通過口部進行出渣運輸。”青島中防興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常務副總兼工程總指揮李相良告訴記者,威海路平戰結合地下工程分三段進行,長春路-臺東一路段地質堅硬,工程進度相對較緩;臺東一路-寧海路段進展最快,地下負一層即將完工;臺東三路步行街段將于今年10月份啟動。

臺東步行街交通情況復雜、商鋪林立、人流量大,這一龐大的工程是如何擺脫這些難題,按照計劃節點穩步推進的? “我們采用了國內先進的施工工藝——蓋挖逆做法,即先行封閉道路60天,待完成工程的頂板施工后,再將所有的工程轉為地下施工作業。”李相良解釋,即使在封閉道路期間,也會預留充足的人行通道,最大限度減少對周邊商戶的影響。
“堵車嚴重、停車難”,這恐怕是逛臺東最讓人頭疼的事,但該工程完工后,這一難題便可迎刃而解。記者了解到,威海路平戰結合地下工程總建筑面積13.33萬平方米,商業建筑面積6.25萬平方米,整個負三層除了人防設施外,全部開辟為停車場,設置停車位800多個。按照每萬平方米商業建筑配備百個停車位來看,這個項目的停車位配比率已經相當可觀。負四層則為一條雙向四車道,路過臺東周邊的車輛可快速駛離。除此之外,項目還設置了5條24小時過街通道,做到人車分流,商場、地下停車場與地鐵站、地下道路無縫對接,實現城市P+R出行模式。
偌大的地下空間,如何集聚人氣?記者了解到,青島中防興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專注于地下空間的開發和運營,已在全國各地積累了多個地下商業綜合體運營的經驗。“要和目前臺東步行街的業態錯位互補經營,定位更年輕化、現代化、科技化,借助打造國家級步行街的東風,把項目打造一個集購物、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大型商業綜合體。” 李相良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已經組建了招商團隊,正在根據對周邊商業調研的基礎上完善招商方案,待方案確定后,便可啟動招商,并根據入駐商戶的特點,進行個性化的店鋪裝修。預計到2022年年底,臺東一路-寧海路段的負一、負二層可對外營業。整個項目預計2023年底全部完工。(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余瑞新 文/圖)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