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制約鄉村組織振興的突出問題入手,以專業理念打造領頭雁隊伍,以統籌思維發展集體經濟,以底板理論夯實村級治理。近年來,壽光市鄉村組織振興步履堅實,全面起勢,農村基層組織信訪量連續3年下降,2019年群眾滿意度調查獲得全省縣域第2名,為創新提升“壽光模式”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
找對用好村黨組織帶頭人,培育打造鄉村振興頭雁群體
“壽光市委組織我們農村黨支部書記到市醫院體檢,說明心里裝著我們,咱干不出成績來就對不住組織?!钡咎镦偞尬鞔妩h支部書記崔玉祿感慨。每年組織該市村支部書記參照科級干部標準,到醫院健康體檢,是壽光市抓帶頭人隊伍的一項具體舉措。
鄉村組織振興,離不開一個好支書。壽光市出臺了《村黨組織書記專業化管理15條意見》,從培養選拔、激勵保障、管理監督等建立全鏈條閉環工作機制;實施農村在外人才“雁歸計劃”,吸引各類人才回村任職、返鄉創業。實施農村后備干部“雛雁計劃”,擇優遴選年輕人跟蹤培養鍛煉;用好山東(壽光)農村干部學院,打造“進門是課堂,出門是現場”培訓模式,每年對村黨組織書記進行一次集中輪訓,2019年分5期承辦1000人次的全省村黨組織書記培訓班。
為讓村黨組織書記安心干事、激情創業,壽光市嚴格標準落實農村干部補貼報酬,村黨組織書記平均報酬達到4.1萬元/年。推選5名優秀支部書記掛職鎮街班子成員,8人考錄為鎮街公務員、事業編制,在媒體開設“點贊好支書”專欄進行系列宣傳。近年來,菜鄉大地涌現出一個能打敢拼的頭雁群體,成為鄉村振興的領路人。王樂義、李新生被評為“全省擔當作為好書記”,屯西村、九巷村被評為“全省干事創業好班子”。
增強壯大村集體經濟,激發鞏固持續發展內生動能
“對財政資金扶持我們街道10個薄弱村的500萬元。我們沒有‘撒芝麻鹽’,而是把資金打包使用,投資入股了金投集團建設的番茄小鎮項目,約定年保底收益不少于8%,每個村年增收4萬元以上,使經濟薄弱村的黨組織干事創業有了經濟基礎?!惫懦墙值傈h工委書記王伯元介紹。
培育持續穩定的增收項目,是壽光市抓黨建促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一大特點。
2017年為156個經濟薄弱村新上光伏發電項目,村均年增收3萬元以上;2018年對112個村的農業用電線路進行改造,村均年集體增收4萬元;近兩年爭取中央財政資金2940萬元,投資入股古城街道番茄小鎮等7個項目,扶持98個村年均增收4萬元以上。
好苗也得勤澆水。壽光市整合農業、經管、金融等涉農單位,梳理5大類16項幫扶措施,“一口對下”送到農村。實施“鄉村振興合伙人”計劃,先后開展部門單位包村、強弱村結對幫扶結對共建等活動,推動資金資源向薄弱村傾斜。2019年全市976個村集體收入全部達到5萬元,過10萬元的村840個,100萬元以上的村152個。東斟灌村作為全省唯一案例,入選中組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案例選》。
規范整頓軟弱渙散村,確保齊頭并進不讓一個掉隊
前些年,侯鎮東地溝村矛盾錯綜復雜,工作一度停擺。去年,壽光市法院的桑君秋被選派到該村擔任第一書記。他走遍全村152戶,發現根源是5副鹽灘發包時所產生的糾紛。于是和村“兩委”頂住壓力、理順合同,最后以302萬元的價格重新發包,村民當年人均分紅6000元,村班子的威信重新樹了起來。
“派最能打的人打最難打的仗”。壽光從市直部門單位抽調44名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干部,到軟弱渙散村擔任第一書記。今年又抽調6名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正科級干部,組成2支鄉村組織振興工作隊,對重點難點村巡回問診、掛牌督辦,像敲核桃一樣逐個整頓轉化。目前,44個軟弱渙散村已整頓銷號35個。
既要努力把亂村治理好,又要確保好村不會亂。壽光市嚴格落實村級基本制度,連續5年推行“主題黨日”,創新設置舉辦“書記論壇”“初心講堂”,定期舉辦陽光議事日、支部生活日,推動村級事務公開透明操作,實現了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今年以來,我們變‘向下安排活’為‘下去幫著干’,每名班子成員分片聯系3個鎮街,沉到村里現場旁聽主題黨日,參加黨建工作會議,一塊幫著分析問題、解決困難,推動了鄉村組織振興任務落地見效。”壽光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王法順介紹。(濰坊日報記者 孫希明 通訊員 桑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