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阿富汗黎明電視臺9月2日報道,有來自潘杰希爾省的消息稱,阿富汗塔利班計劃集結各省精銳部隊,于當地時間9月2日晚對潘杰希爾省發起最后進攻。
此前有消息稱阿富汗塔利班
將于9月3日宣布組建新政府
目前相關準備正在進行當中
誰將是阿富汗新政府核心人物?
阿富汗新政府的組成9月3日將揭曉答案,有媒體和分析人士猜測,該5人很可能是未來阿富汗政府的核心人物。他們分別是:塔利班最高領導人阿洪扎達、主管政治事務的巴拉達爾、主管軍事的雅各布以及主管塔利班下屬武裝組織“哈卡尼網絡”的西拉柱丁·哈卡尼。此外,阿卜杜勒·哈卡尼可能以裁判長身份領導塔利班的司法機構。
在阿富汗塔利班的領導架構中,位于首位的是塔利班最高領導人阿洪扎達。
阿洪扎達是一名伊斯蘭教法學者,60歲,對塔利班的政治、宗教和軍事事務擁有最終權力。2016年,阿洪扎達接替死于美軍空襲的阿赫塔爾·曼蘇爾,正式接任塔利班最高領導人一職。此后,他一直負責塔利班經費的籌集工作,同時也試圖團結各個派別并鞏固權力,已經多年沒有公開露面,媒體公開照片也只有一張。

據英國媒體報道,阿洪扎達有三位副手,分別是主管政治事務的巴拉達爾、主管軍事的雅各布以及主管塔利班下屬武裝組織“哈卡尼網絡”的西拉柱丁·哈卡尼。

巴拉達爾生于1968年,是塔利班的聯合創始人之一,也是原塔利班領導人奧馬爾最信任的指揮官之一,目前已在多個場合露面。

雅各布是阿富汗塔利班創始人穆罕默德·奧馬爾之子,30歲左右,目前他負責領導塔利班的軍事行動。

西拉柱丁·哈卡尼負責管理塔利班在邊境的金融和軍事資產,西拉柱丁因此被外界視為塔利班的“管家”。 據伊朗大學生通訊社8月31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關于組建阿富汗新政府的討論已經基本結束,巴拉達爾將擔任阿富汗新政府的外交部長,雅各布擔任國防部長,西拉柱丁·哈卡尼將負責內政部。

此外,阿卜杜勒·哈卡尼以裁判長身份領導塔利班的司法機構。
反塔力量:將誓死捍衛潘杰希爾
目前,塔利班基本控制了阿富汗全境,除了位于東北部的潘杰希爾省。前北方聯盟成員和其他反塔武裝在潘杰希爾組建了阿富汗全國抵抗陣線。9月1日,塔利班表示,仍然希望通過談判化解沖突。
阿富汗塔利班駐卡塔爾多哈政治辦事處發言人納伊姆對外界表示,塔利班并不打算動武,而是多次試圖與全國抵抗陣線達成協議,但迄今為止還沒有取得成果。當務之急是找到和平解決問題的方案。
目前,潘杰希爾被塔利班包圍,雙方近期頻繁爆發沖突。據當地媒體報道,塔利班正準備發動一場“重大攻勢”,已將潘杰希爾的電信系統切斷。而抵抗力量也在為可能到來的大規模沖突做準備。除加緊人員訓練外,還部署了機槍掩體和迫擊炮點,用沙袋加固了監視哨所等。

全國抵抗陣線成員:如果塔利班再來潘杰希爾邊界侵略,我們已經準備好擊敗他們了。我們的年輕人,我們的戰士,我們會再一次打敗他們,勝利屬于我們。

全國抵抗陣線成員:我們有很多武器裝備,我們會保衛潘杰希爾山谷,保衛我們的領土,直到流盡最后一滴血。我們會一直抵抗,直到犧牲。
阿富汗新政府面臨諸多挑戰
如何解決潘杰希爾的問題,將是阿富汗新政府的首要考驗。那么新政府還面臨哪些挑戰呢?
挑戰一:境內恐怖組織增多 如何維護安全
由于美國這幾年的縱容,導致阿富汗境內的恐怖組織數量從二十多年前的個位數增長到了如今的二十多個,這給阿富汗的安全局勢帶來了許多不利的影響。而美國國防官員在最新的表態中也稱,美國在撤軍之后仍可能將就防恐行動和一些情報工作與塔利班一起協商合作,此舉是否會導致境內的極端組織在阿富汗有更多的報復行為,塔利班能否兌現承諾與這些極端組織劃清界限,加大打擊恐怖主義的力度,維護本國的安全穩定是塔利班將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
挑戰二:局勢持續動蕩 如何保障民生
由于當地的局勢動蕩,民眾的平均收入目前已經下降到每月300元人民幣左右,而持續不斷的戰亂沖突更是導致物價上漲。目前喀布爾市場上一瓶10升食用油市場價為116元人民幣,相當于花掉阿富汗人半個月的工資。
此前聯合國就警告說阿富汗在一個月內可能出現食物短缺的人道主義危機。能否盡快穩定物價,保障民眾生活需求是塔利班當前要處理的比較棘手的問題。
挑戰三:新政府能否獲得國際社會認可
由于國際社會目前對于塔利班還處于一種觀望的態度,因此短期內新政府能夠獲得的援助大幅減少。塔利班主導的新政府能否取得國際社會的認可,能否爭取到足夠的國際援助,對于阿富汗接下來的經濟復蘇至關重要。
時訊鏈接丨阿富汗的百年步履
阿富汗從地理上看,位于西亞、南亞、中亞的交匯處,有“亞洲心臟”之稱,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歷史上,阿富汗多次成為大國博弈的“緩沖區”和“角力場”。
1747年,當時阿富汗普什圖族阿布達里人酋長艾哈邁德建立了杜蘭尼王朝,阿富汗迎來了真正意義上的統一。

19世紀以后,阿富汗國力衰落。英國于1839年~1842年及1879年~1881年發動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侵阿戰爭,終遭失敗,但迫使阿富汗簽訂了喪權辱國條約,控制阿富汗的外交權,從而使阿富汗淪為英國的半殖民地。
19世紀末,俄國也攫取了阿富汗北方的多處領土。阿富汗處于英、俄兩大帝國控制之下。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英國拒絕阿富汗的獨立要求,并于1919年發動第三次侵阿戰爭。阿富汗打贏了這場戰爭,獲得獨立。國王阿馬努拉展開了全方位的外交,并在國內進行改革。

1929年,阿馬努拉因推行過于激進的改革被推翻,隨后納迪爾·沙阿建立的新王朝大體繼承了阿馬努拉的政策。
1978年以前,奉行中立、不結盟政策的阿富汗與東西方同時保持著平衡的關系,但在1979年,蘇聯正式入侵阿富汗。在蘇聯入侵后,阿富汗掀起了一場空前規模的全民抗蘇戰爭。
1989年,蘇聯在遭受慘重的傷亡之后,被迫撤出了阿富汗。

自從19世紀以來,阿富汗第一次不再有大國的干涉。然而,原先抵抗蘇聯的各個組織之間矛盾升級,開始相互爭奪地盤,廝殺不休。阿富汗塔利班最終在1996年占領喀布爾,并逐漸控制了全國90%的領土,北方聯盟退居北方一隅。
1997年10月,阿富汗改國名為“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實行伊斯蘭統治。 “9·11”事件后,塔利班政權在美國軍事打擊下垮臺。

2001年12月,美國支持的北方聯盟主導成立阿富汗臨時政府。塔利班政權雖然被推翻,但力量并未消失,而是在阿富汗各地尤其是農村地區重新集結。
今年7月,美軍宣布撤軍最后期限后,塔利班發動迅猛攻勢,不斷攻占各主要城鎮,8月15日進入首都喀布爾,基本控制阿富汗全境。9月1日,塔利班宣布,將很快成立新政府。
阿富汗歷史翻開新的一頁
塔利班或將在9月3日組建新政府,擺脫外國的軍事占領,迎來國家和平與重建的新起點。中國外交部日前表示,中國奉行面向全體阿富汗人民的友好政策,將繼續同阿富汗各方和國際社會保持密切溝通協調,為阿恢復和平、重建經濟,打擊恐怖組織,融入國際社會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幫助。
責任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