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3日訊 觀海新聞記者于上合示范區獲悉,近期,位于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海洋科學與技術國際創新中心的齊魯工業大學海洋技術科學學院(青島園區)正式啟用。首批113名大三學生完成入駐,將開啟為期兩年的學習生活。
這座位于上合示范區的大學園區長什么樣呢?快和觀海新聞記者一起來看“康康”吧!


園區俯視圖。

實驗樓。

科研樓。

教室內景。

園區街景。

綠茵場。


宿舍內景。
據悉,位于上合示范區的齊魯工業大學海洋技術科學學院是圍繞國家“海洋強國”和山東省“海洋強省”重大戰略需求,依托齊魯工業大學教育資源和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60余年科研積累成立的科教融合學院。學院打造“2+2”、“濟南、青島”雙城、兩段制科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即本科前兩年在濟南學習專業基礎課,后兩年在上合示范區學習專業核心課和實踐課。
海洋學院宣傳片
海洋技術科學學院青島院區位于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匯英街2號,院區占地約210畝,建有教學樓、辦公樓、實驗樓、學生公寓等設施及操場、籃球場、足球場、網球場等運動場地。建有12000平米教學科研實驗室,先進的大型實驗設備50余臺套,價值8000余萬元。學生公寓全部采用二人間精品宿舍,標配空調、獨立衛浴、洗衣機、寬帶等設施,竭力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生活環境。

學院下設海洋聲學技術、海洋光學與激光探測技術、海洋遙感與GIS(地理信息系統)技術三個方向。旨在培養學生能在海洋技術、海洋科學等相關領域從事海洋基礎研究、海洋調查與開發、海洋技術裝備研發與應用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觀海新聞記者了解到,該學院采用“2+2”、“小班制”與準研究生式“導師制”的培養方式。開學初即為每名學生配備具有博士學位或有多年工作經驗的優秀人才作為學業導師。第一、二學年(1—4學期)學生在學校濟南長清校區完成通識教育課程與專業基礎課程學習,大二期末學生根據興趣特長選擇專業方向;第三、四學年(5—8學期)根據專業方向實行“小班制”個性化培養,學生在青島院區完成專業核心課程與綜合實踐課程學習(專業課程依托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科研創新平臺進行模塊建設),并完成實習實訓、畢業設計(論文)等教學環節。
此外,學生實行導師制管理,導師負責學生的全過程綜合培養,包括指導學生參與高水平科學研究和工程研發項目、指導學科競賽、未來發展規劃及就業指導等。(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羅震 文/圖)
責任編輯:馬妮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