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筆 大璐璐

王建國在新一季脫口秀大會的第一輪被淘汰,和往屆屢屢退賽的張博洋一起。場下觀眾都在呼喚復活,可他倆臉上沒有斗志,只有如釋重負。
這次他們組成雙人組合,輸給了一對第一次參加節目的新人。這令人深深感受到脫口秀這個職業的殘酷:最好笑的笑點都源自生活,除非天賦異稟,挖掘速度永遠趕不上積累速度。其它多季節目如 《奇葩說》,老人永遠比新人有優勢,只有《脫口秀大會》的老人會如此緊張、焦慮,每每鏡頭掃過,都能看到他們如坐針氈。
把大張偉摁在那里講十天十夜,觀眾也會有笑停的一刻,但新的面孔,帶著新的背景故事、生活觀察,逗笑人常常不費吹灰之力。這一屆的新人看上去比上一屆更多,來自各行各業,幾乎每個人都能給人留下印象。
一個長得相當喜感、有點像小品演員的新人,全程調侃自己的相貌。我和老羅一樣一開始覺得這樣不合適,但很快被他打敗,他的態度好真誠好不做作,甚至有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坦蕩——既然上天給了他這樣的相貌,他就要在脫口秀的舞臺上掙錢。
參加過《奇葩說》的毛冬,觀察到上一輩人的倔強可愛。他一口純正河南話的爸爸在美國旅游,強硬拒絕他人幫忙,堅持和美國服務生直接交流,自信滿滿的態度讓美國人都懵了,以為他說的是英語。
還有一個癌癥生物學家被李誕加微信,腦子里閃過的第一個念頭是“我一定要救活他”……這是全場最不像包袱的包袱,結合雙方背景太真實了,甚至有一丟丟感人。
每種職業、身份,每個普通人的生活中都能提煉出獨特的可愛之處。一位李誕專門邀請來的交警,第一次上臺就仿佛久經沙場的相聲演員,不疾不徐娓娓道來,包袱緊緊圍繞著職業細節,讓人開心地豎著耳朵聽。比如抓醉駕,夜店門口一抓一個準,因為大部分跑車是兩座的,代駕和妹子只能二選一。
他一舉拿下四燈晉級,卻云淡風清地放棄了,說要回去上班。這輪比賽只有二分之一的人有資格晉級,臺邊的脫口秀演員們眼中迸發出的艷羨幾乎要把舞臺射穿,我感覺他們不僅羨慕他講得好,也羨慕他在這個時候離開,所有高光定格,沒有之后創作的艱苦。
王建國和張博洋淘汰時說他們為了尋找創作素材嘗試了許多方法,包括他倆組成組合,本身也是一種嘗試,但最后的結果還是不盡如人意。逗觀眾笑這項考核太嚴格了,再努力沒成就是白搭,觀眾不會出于鼓勵給你笑一個。并且由于新鮮感的流失,你之前成功的次數越多,下一次就越難。
所有內容創作者都要面臨最擅長的素材用完后的瓶頸,脫口秀演員難在面對的反饋太直接。新人起初有優勢,但用不了多久,可能只需要半季,新人也會變成舊人,沒有誰比誰容易。講脫口秀不僅需要聰明的大腦,還需要一顆強心臟,如果掏空了自己觀眾卻沒有笑,不啻于鬼故事。
正是這樣的環境,讓留下來的脫口秀演員都變成了小強,只要找到一個突破口,就能順著挖出一片新的笑點。 《脫口秀大會》是少有的進行到第四季還能看的節目,魅力在于各行各業的新鮮血液補充,也在于老人的不服輸,李誕說每個人都能當5分鐘的脫口秀演員,真正的挑戰從5分鐘之后才開始,脫口秀的精神是無論被榨干多少遍,登上臺的那一刻,都能重新變回新人。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