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麻麻的格子間里,一位位頭戴耳機、身穿格子襯衫的程序員在電腦屏幕前噼里啪啦地敲著代碼,當我們談論軟件企業,這樣的場面會自然而然在腦中閃現。但其實,這種千篇一律的認知已經很難套用在現今的軟件行業新物種的身上。??
工業互聯網改寫制造業,同時也改寫著軟件和信息技術產業。8月31日下午,青島工業互聯網新物種新經濟主題沙龍在青島軟件園舉行,為軟件企業更好捕捉工業互聯網風口,加快向新經濟轉型搭建了交流、分享以及資源互動的平臺。??
沙龍以“企業數字化轉型帶來新機遇”為主題,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南區政府指導,市新經濟聯合會、市南區工業和信息化局主辦,是新經濟聯合會成立后的首場主題活動,邀請了來自政府、產業、金融機構、行業研究機構等的代表作為分享嘉賓。30余家企業線下參會,超過46萬人次在線關注了本次活動。?
?
青島軟件企業參加工業互聯網新物種新經濟主題沙龍。孫欣 攝
車間、工廠正成為創新之地??
走進各行各業,通過充分發揮平臺作用,助力企業創新是市新經濟聯合會助推青島新經濟發展的重要發力方向。首站定位市南區,走進軟件業,并非偶然。??
如果硬要給青島新經濟發展劃出幾個重點產業領域,軟件產業一定排在前列。 ??
“未來30年的新經濟賽道才剛剛開始。幾十年前由弘基提出的 ‘微笑曲線’正在被顛覆。”市新經濟聯合會會長喻東表示。在他看來,工業互聯網時代,企業的研發創新不會只在實驗室中發生,車間、工廠也會成為創新常常發生的地方。??
軟件正是讓制造環節迸發大量創新的決定性力量。在這個軟件定義一切的時代,車間內簡單到流程改進、效率提升,復雜到大數據驅動的新價值創造,都離不開軟件。??
青島正在工業互聯網領域全面發力,這給全市軟件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制造業底色鮮明的青島,軟件業也一直都有十分鮮明的烙印,嵌入式軟件、面向工業企業提供服務的各類管理軟件,是青島的重要特色,在產業中占有較大比重。??
2019年青島透露的一組數據顯示,全市包括工業軟件、云服務、裝備自動控制產品等在內的軟件收入占全部軟件收入的39%,工業互聯網特色明顯,走在全國領先行列。青島也因此在2019年年底摘得了“中國軟件特色名城”稱號。??
此次沙龍活動的舉辦地市南區,是青島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主要集聚地之一。在培育新經濟的路上,軟件企業展現出了強勁的活力。據介紹,今年7月底,市南區聯合長城所發布了轄區首批58家新物種企業榜單。在全區瞪羚企業中,80%以上為軟件信息技術、互聯網相關服務企業。??
軟件企業正變得“陌生”??
透過現場參會企業的演講、交流,一個最直觀的感受是軟件企業正在變得“陌生”。一家家顛覆了人們對軟件企業傳統認知的企業,正是青島軟件企業中,率先搶抓工業互聯網機遇,加快向新經濟轉型升級的代表。??
羅桂富是青島華正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總經理。站在臺上的他,像一個專家一樣,侃侃而談地分享著當前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痛點,以及自家企業能在哪些環節對癥下藥給出解決方案。用羅桂富的話說,軟件企業轉型就是要從過去單純賣產品,轉型為顧問式銷售。??
“客戶提出需求,我把能滿足你需求的軟件賣給你,這是過去軟件企業的運營模式。但現在,面對工業互聯網改造、數字化轉型這樣的系統性工程,舊模式完全行不通。”羅桂富表示,要想吃下工業互聯網這波紅利,軟件企業必須要加快轉型,不僅要會寫代碼,更要懂行業,否則不但不會在風口上“飛起來”,反而會被無情淘汰。??
為了更好地適應新的市場環境,華正在拓展業務和產品線的同時,還花大價錢招聘行業專家,提升顧問能力。2019年以來,青島總部團隊已經從100人迅速擴充至300人,公司還在上海、北京、江西等地設立了分公司。??
事實上,科技和產業革命的發展也正在將軟件產業推進到新階段。行業專家表示,在軟件產業發展過程中,從技術到產品,從解決方案到軟件即服務,軟件不斷進行融合,今天正在跨越技術本身,創造一種新的經濟模式。??
2019年總部落戶青島的兮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則是通過軟件平臺為工業企業提供智能制造體檢服務。正在推進B輪融資的這家企業,瞄準的是一個工業互聯網時代催生的全新細分市場。??
“面對智能制造和數字化轉型,大企業有實力找咨詢公司做規劃和報告,但大量中小企業卻沒有能力這么做。我們就給它們提供能進行初步診斷的輕量化服務。”公司副總裁劉倩說,目前平臺已經服務企業超過5000家,是樹根互聯、紫光云、騰訊等的戰略合作伙伴。??
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提升軟件智能化水平更是成為企業普遍發力的方向。原本以軌道交通相關工控產品生產為主的青島杰瑞工控技術有限公司,正將業務延伸至智慧港口領域,“十四五”期間,公司團隊要壯大一倍,AI人才便是主要招聘對象;青島美迪康數字工程有限公司,近年來在消化內鏡信息化產品上持續升級,已自主研發多款人工智能系統,獲得人工智能、醫學影像相關授權專利18項……??
送上工業互聯網場景“大禮包”??
讓越來越多軟件企業變身為新物種是青島所希望的。對軟件企業來說,是否有成長“捷徑”???
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終極合伙人、平臺業務總監謝盼盼的演講給不少企業帶來了啟迪。“很多新物種之所以能迅速成長壯大,關鍵在于找對了場景。”她表示。??
場景,原本是影視行業中的術語,如今卻已經成為新經濟領域的一個專屬名詞。正如謝盼盼所說,場景創新已經成為新經濟企業創新創業的起點。步入數字經濟時代,場景驅動的創新模式已經成為一種全新的創新模式,它面向真實的市場需求,運用商業化機制,以企業為主體,組織各類創新資源,實現技術突破和商業爆發。長城所將企業場景創新的模型,歸納為“創意+小切口+商業爆發+新治理”。場景也由此成為稀缺資源。??
2020年以來,青島將場景開放作為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關鍵舉措,定期發布“工業賦能”“未來城市”兩張場景清單,截至目前已累計發布超過2500個場景,其中“工業賦能”場景涵蓋12大類62個小類,“未來城市”場景涵蓋城市運行、行業管理、公共服務、市民服務等領域。??
沙龍活動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和市新經濟聯合會為軟件企業送上了量身定制的場景“大禮包”——百個智能軟件類工業賦能場景清單,為軟件企業提供更多機會。??
新物種的發展不會一帆風順、一蹴而就。“一方面將助力企業不斷創新探索,通過線上線下的聯動、多業態的融合、數字化運營水平的提升,更好地滿足用戶多元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將全力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強化資源供給,促進各類要素向新經濟領域優勢企業和優秀人才傾斜流動、有效集聚,為新經濟發展培育豐厚土壤。”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卞成表示。?青島日報/觀海新聞首席記者 孫欣